珠三角轉型觀察:資本撤離的挑戰

2015-11-19 14:14

? 人氣

廣東正處於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到高新技術產業的轉型期(圖為廣東工業大學王勇向記者團介紹華南設計創新院)。(BBC中文網)

廣東正處於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到高新技術產業的轉型期(圖為廣東工業大學王勇向記者團介紹華南設計創新院)。(BBC中文網)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GDP增速的6.9%,折射在地方則是廣東面臨撤資的情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廣東經濟發展是中國的縮影,而東莞則是了解廣東經濟發展的窗口。廣東正處於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到高新技術產業的轉型期。

而轉型期,廣東地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才短缺、創新意識薄弱等問題。

中國2015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速為6.9%,經濟受到下行壓力。而資本開始撤離廣東則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表現。

撤資

這點得到了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楊鵬飛的證實。

在「2015世界主流媒體看廣東」活動中,楊鵬飛介紹說,該工業園區確實面臨撤資的情況,特別是依賴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的企業的撤離。企業轉而將工廠搬到東南亞的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

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楊鵬飛介紹說,該工業園區確實面臨撤資的情況,特別是依賴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的企業的撤離。(BBC中文網)
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楊鵬飛介紹說,該工業園區確實面臨撤資的情況,特別是依賴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的企業的撤離。(BBC中文網)

對於依靠土地資源的傳統企業的離開,楊鵬飛補充道:「離開我們,我更高興。」他表示會把土地拿出來做更好的項目。

廣東惠州的仲愷工業園是中國的114個高新科技園之一,但新型的雲計算、LED和新能源等產業與傳統的製衣等產業相比,需要消耗的土地不算多。

面對撤資情況,楊鵬飛對BBC中文網記者表示:「我們會挽留,但是企業有其市場和經濟規律的引導,我認為順其自然。」

惠州的企業代表則道出了撤資的原因。惠州台商協會秘書長韓治華解釋道,稅收和勞工成本的增加使得企業「受不了」。企業要額外支付員工工資的40%左右用於員工的社保、公積金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他舉例說員工工資本是月入3000人民幣,但現在要支付4000多人民幣。所以企業選擇將工廠建在南亞或者非洲地區,因為那裏有更實惠的土地和勞動力。

但惠州的撤資情況則比不上其鄰居東莞市。東莞因為去年的「掃黃活動」聞名全中國,甚至一度提及東莞,人們就會相視而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東莞與色情行業緊密相連。但東莞還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之一,目前政府的數據顯示有約17萬家製造企業駐扎東莞。其產業涵蓋了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家具和玩具等。

東莞不少企業轉型,將機器人引入生產線,做機械化生產,工人做組裝和檢測等工作。(BBC中文網)
東莞不少企業轉型,將機器人引入生產線,做機械化生產,工人做組裝和檢測等工作。(BBC中文網)

追溯到90年代初,中國人口紅利剛開始顯現時,資本不斷流入東莞,熱鬧非凡。

但撤資使得「東莞現在非常落寞」,韓治華這樣評價。

人才短缺

資本撤離後,惠州和東莞都不得不轉型來拉動地方經濟增長。

楊鵬飛對BBC中文網記者表示,目前轉型面對的最大困難與挑戰則是缺乏人才。惠州屬廣東的第三梯隊城市,2014年為廣東的GDP增長貢獻3千億元。而佛山市與東莞市的GDP增長在5千億元以上,被列為第二梯隊。第一梯隊當深圳和廣州莫屬,因其GDP總值在兆元以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