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人權自由日,台北市議會於2012年通過,將為民主鬥士鄭南榕創辦的《自由時代》雜誌社所在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定為「自由巷」,展開社區戶外特展,市長柯文哲、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出席致意,柯文哲並宣布,北市府將4月7日定為「言論自由日」,緬懷鄭南榕為言論自由自焚殉道的歷史與教育意義。
今日出席者除了柯文哲,包括謝長廷、文化局長倪重華、鄭南榕遺孀葉菊蘭、北市立委候選人潘建志、蕭亞譚等。
柯文哲表示,今天的「自由巷」有兩個意義,分別是教育與歷史意義,關於教育意義,能讓我們審視過去追求自由民主的歷史、珍惜現在、放眼未來,歷史的意義在於,自由巷是鄭南榕殉道的地方,雖然已過多年,但房間內仍有濃厚的燒焦味道,柯文哲說,台灣的民主自由是很多人犧牲來的,他說,自己小學時以為總統就是姓蔣,不知道還可以有其他的姓。
柯文哲說,當把這個故事跟這一代年輕人講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好奇怪,可見年輕人現在把民主自由視為習慣,但自由卻是很多人的犧牲達到的,他說,歷史是連續的,建立在過去人的努力上,隨時要想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台灣給後代,柯特別強調「心存善念盡力而為」,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最真的道理,柯說,要去思考怎麼樣因為有我們讓世界變得更好。柯文哲並宣布,北市府訂定鄭南榕殉道的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北市府文化局表示,1989年4月7日殉道後,言論自由的火苗仍持續延燒,舉辦的「自由巷國際人權戶外特展」由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與鄭南榕基金會共同策劃,展覽分為四大主題:世界性人權抗爭故事、言論自由與台灣民主化、自由精神圖文創作、民有里社區介紹及未來社區營造說明。在自由巷內可以看到成排的展覽,描述過去的歷史,文化局說,設計展覽時思考到民眾會在該條巷弄內慢跑,正好可以將展覽融入社區居民的生活中。
有趣的是,過去對於自由民主追求的精神,可以表現在當前居民自覺的「社區營造」上。對此,謝長廷表示,市府在這從事社區總體營造,大家在講國家,但國家與個人間要有堅強的社區意識,才會強大。謝還說,今天就時間與空間上都有特殊的意義,今天是國際人權紀念日、美麗島事件紀念日,對他個人講,就是因為這些事件而踏入政治。
葉菊蘭則表示,過去的歷史是很沈痛的,但要怎麼跟大家、年輕的孩子說,在這個社區了解台灣的故事,她認為,在國際人權日,舉辦自由巷紀念、自由社區營造、自由攝影展等戶外展是有意義的,她肯定北市府打造「人權首都」的想法,也認為4月7日定為言論自由日,是很重要的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