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觀點:兩岸互信增,青天白日旗走天下非空想

2015-12-30 06:10

? 人氣

圖為我駐美代表處雙橡園再次升起中華民國國旗。(我駐美代表處提供)

圖為我駐美代表處雙橡園再次升起中華民國國旗。(我駐美代表處提供)

在中國政治史「不兩立」的傳統與兩岸物質實力極不對稱的背景下,上個月兩岸領導人實現長達七十年政軍對抗中的首度會見,幾乎是國際政治不可能的任務。雖然美日專家仍有雜音,在野黨覺得被偷襲,但朝野與民眾多樂見下屆總統續會習近平,華府也依計畫軍售。說馬習會是「廿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累積成果」締造的互信象徵與資產,應不為過。

如何延續這種互信持續來改善台灣的國際地位,同時確保台海和平,2016年大選後,是兩岸關係的關鍵階段。目前朝野總統候選人都矢言遵行憲政秩序以維護兩岸現狀,應該是延續互信好的徵兆。如果雙方能秉持親誠,尊異求同,許多複雜敏感的政治問題,在對岸領導人的視域與決斷中,都可能商定更合情合理的安排。

台灣的名稱與符號如何在國際場域呈現,相對單純卻也最觸動人心。日前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提議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讓我方參與國際活動與組織時,可以光明磊落地使用「青天白日旗」,顯示有商談成功的信心。朱立倫的提議是「青天白日旗」作為「加油旗」,溫和穩健。筆者則認為無論選舉結果如何,明載於憲法第六條的國旗,可以不只當作「加油旗」,也有空間成為兩岸同意、代表台灣,與大陸五星旗平等呈現的會籍旗、代表旗。這個看似更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可能,有三個重要條件。

第一、北京對中國現代史的觀點已逐漸鬆綁。中國政治史「不兩立」的傳統與現代西方主權秩序的結合,曾使兩岸都堅持不僅要實體上打垮對方,也要在意識形態上摧毀對方。由於創建在前、體制不同的中華民國持續存在,1912年以後的現代史遂成為重災區,身處後殖民情境的台灣受創最深。但隨著改革開放與借助全球化實現崛起,北京自信心增強,遂開始容許並試圖主導有關中華民國的研究和論述。儘管品質良莠不齊,禁忌仍多,展館、藝文、出版中的中華民國,正緩慢地走出禁區。

第二、兩岸法理現狀的維繫需求日益迫切。與「中國崛起」同時,台灣的本土化民主化,正快速掏空中華民國的法理與情感基礎。原本「不兩立」史觀應該樂見對手正當性空洞化,但二十世紀以來的國際規範還提供中國傳統原本缺乏的「自決」選項。同情與支持台灣另闢蹊徑的聲音不僅未能相向而行,現在還漸行漸遠,很可能破壞大陸對爭議水域的聲索,甚至干擾雙「百年」復興。如何在「主權未分裂」下穩住中華民國,早已在探索中。

第三、全球治理新局面增大兩岸共存的空間。十七世紀乃至戰後以降的排他式主權觀念,現在正遭遇各種跨疆界、跨主體治理問題的嚴峻挑戰。多層次、多體制與對差異更加包容的國際新秩序正在形成。台灣持續淪為被壓抑的死角,不利諸多重大問題的解決。能讓兩岸在全球治理中共存雙贏的秩序創新,迫切性與可能性都在上升。

這三個發展中的趨勢,有可能使國旗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正常化。關鍵就是朝野未來能持續堅守憲法對兩岸關係的規範與精神,緩和部分民眾對中華民國體制排斥甚至毀棄的情緒。則兩岸互信得以維持,對國旗所代表的尊嚴和空間,前景可以樂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作者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