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科技新創的民主化(上)

2016-01-08 06:30

? 人氣

這個安全問題迅速成為公司的致命弱點,如果不想辦法解決,PayPal在泡沫破滅錢僥倖募來的一億美元也撐不了多久。PayPal的共同創辦人Max Levchin率領一群工程師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結果他們開發出來的是今天我們都熟悉的模糊密碼系統:每次使用者要開一個新PayPal帳號時,都得從一張隨機產生的黃色圖片上將密碼手動輸入抄錄到密碼欄,這些圖檔中的扭曲的文字雖然以人眼不難辨識,但對當時的電腦是難如登天。Max Levchin的這個發明後來成了所有線上交易系統的基本防弊機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阻止新的詐騙帳號開設後,Max Levchin進一步設法找出已經在系統中的幾十萬個詐騙帳號,將其移除。PayPal終於大幅降低了因詐騙而造成的公司損失,從而開始發揮它產品的優勢,快速成長到全球兩億個使用者人數,在2002年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但就在PayPal上市後的幾年內,矽谷的新創開始出現的根本的轉變,十年後的今天看起來,這種轉變基本上可以稱為「科技新創的民主化」,至於其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摩爾定律與實際消費者需求日益擴增的鴻溝。

圖示
圖示

在上面這張圖中,黃色的虛線是過去三十多年來英特爾中央處理器單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黑色的虛線則是美國勞工每小時生產力(起點歸零到與處理器曲線起點重合)。

注意到縱軸是以對數格式標記,因此黃色虛線大致呈現與時間推移成正比的發展,從1970年代一千顆電晶體的等級成長到今日超過十億顆電晶體,這條大致線性的黃色虛線基本上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摩爾定律:每隔十八個月電晶體的密度就會翻倍。

相較於摩爾定律驚人的成長,美國勞工每小時的生產力在過去三十年來只比翻倍多了一點,在近二十年甚至呈現停滯狀態。因此當這條黑色曲線以對數縱軸繪製時,就成為一條幾乎是平坦的曲線。

在時間軸下方我標記了一些重要的科技公司或產品誕生的年代,從1977年誕生的蘋果二號電腦,到IBM個人電腦,網景科技,Windows 95,谷歌等,乃至於今日大家天天使用的臉書和Youtube,最終到新創當紅炸子雞的Airbnb和Uber。

大家首先可以注意到的是,到谷歌為止大部分的公司和產品在當年都還是被視為「科技公司」或「科技產品」,不少公司名稱中就有「Technologies」的字眼,但從臉書開始,「科技」的味道淡掉了,新創在創辦人也開始出現不同的樣貌,不再老是從三大電機電腦科學名校畢業,也不再開口閉口落著讓人難以理解的技術術語,隨著各種不同背景的創辦人創立成功迅速成長的新創,甚至取得退出,我們終於邁入全民皆可編碼、全民皆可創業的時代。

這裡發生的其實就是我所說的「科技新創的民主化」,而此一現象發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上圖中摩爾定律和實際生產力所產生的巨大鴻溝。

下禮拜的專欄中,我們將進一步解釋這樣的巨大鴻溝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如何催生了科技新創的「寧靜」民主革命,以及這樣的現象對於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意涵。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