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集體消失已經不是新聞,這個問題不僅讓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作為植物最主要的授粉昆蟲,蜜蜂消失也讓全世界緩慢走向難以挽回的糧食危機。
為了避免蜜蜂消失所引發的生存浩劫,各國政府與研究團隊積極為蜜蜂尋找解藥,盡全力找出蜂群消失的關鍵因素,歸因於農藥、寄生蟲和新種病毒的說法甚囂塵上。可惜的是,人類過去對蜜蜂的了解實在少得可憐,至今仍無法找出造成「蜂群集體崩解」(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的確切原因。
根據《美國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想拿到進入蜜蜂世界的鑰匙,研究北美和歐洲的蜂種恐怕是條死胡同。科學家表示,非洲野生蜜蜂的生活型態較為原始,被人類馴化的程度不高,若對它們進行深度研究,對於歐洲和北美的蜜蜂養殖會有很大的幫助,甚至能一舉解決CCD。
A handful of these hornets can wipe out a honey bee hive Don't let it happen CCD is bad enough for the bees sans this pic.twitter.com/zQPjtEgCBC
— Frank Dew, Ph.D. (@dew_frank) 2015 9月 23日
小蜜蜂大功用 三分之一蔬果得靠他
蜜蜂會在水果、堅果和蔬菜間進行授粉作用(pollination),許多常見的蔬果都少不了蜜蜂幫忙,如番茄、葡萄、黃瓜和花椰菜,不少重要的經濟作物如咖啡、可可豆也必須仰賴蜜蜂才能繁殖。
根據統計,全球115種經濟作物中,高達87種作物得靠昆蟲和動物授粉,而蜜蜂就是授粉界的第一把交椅。
"Beautiful nature! Pollination!" Bombus pic.twitter.com/cRCkSD0uXd
— Malia Mercedes (@MaliaYourTita) 2016 1月 3日
蜂群集體消失 歐美農業告急
Do you sometimes think #bees just make honey? #Retweet to say a big fat NO. #bee #gardening #environment #CCD pic.twitter.com/qclSq4KEOY
— London Gardens (@WstLondonGarden) 2014 12月 9日
根據CNN報導,美國的養蜂人在2015年損失近40%蜂群,許多蜜蜂在幾天內消失無蹤,連屍體都找不到,蜂箱數量從1940年的600萬個下降到240萬個。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意識到危機,決定撥用5000萬美元(約15億新台幣)作為拯救蜂群的研究經費。
荷蘭的情況更是驚人,野生蜜蜂消失數量比120年前少了90%,許多農夫迫於無奈只能用人工授粉。
Thank a #beekeeper! U.S. #bee colonies at 20-year high http://t.co/Ew3uMjwWlB. No concrete CCD solutions, however... pic.twitter.com/qSaHPZuSIm
— Taryn Rose (@TarynRPatterson) 2015 7月 27日
非洲蜜蜂未馴化 研究蜜蜂少不了它
雖然在生物學上分為同一種,但非洲蜜蜂與歐美蜜蜂在性格和生存能力上的差異十分明顯。除了顏色較深之外,非洲蜜蜂受人類馴化程度不深,導致它們不喜歡住在蜂箱中,更是經常攻擊蜂農,讓非洲當地的養蜂產業十分困擾。
但是對於科學家而言,這個現象反而令人興奮,畢竟豢養在家中的寵物,怎麼會比野生動物更懂得生存?
When a man is stung by a bee, he doesn't set off to destroy all beehives - African Proverb. Good Morning #Africa. pic.twitter.com/G9C3bfpTfR
— CCTV Africa (@cctvnewsafrica) 2015 12月 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