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電子商務法」今天實施,過去假貨充斥遭人詬病的網購平台將要承擔侵權責任,而曾經十分盛行的微信商戶、海外代購等,都開始要登記納稅,可能引發中國電商行業震盪。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平台內經營者實施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未依法採取必要措施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人民幣5萬至200萬元的罰款。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引述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蘇號朋表示,新法加大對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智慧財產權侵權的打擊力度,平台經營者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行政責任。
他舉例,如果有網店在淘寶上賣假耐吉(Nike),耐吉在取得有力證據的情況下要求淘寶對該網店採取必要措施,但淘寶並未行動,則耐吉可以告淘寶,淘寶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此外,中國政府還將對淘寶進行行政處罰。
不過蘇號朋也指出,能否有效遏制侵權現象仍要看執法力度,以及中國的企業和個人有沒有守法意識。
另一方面,海外個人代購也遭到打擊。日本代購小花表示,她將貨品帶回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日本郵寄回中國,還有一種是人帶回國。從今天開始,她將停止帶貨回國、開始觀望,因為「據說機場(海關)查驗力度會很大」。她還稱,許多同行已經轉行。
海外代購一直存在偷逃稅甚至走私的爭議。北京德恆(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呂友臣說,「通過朋友圈等渠道進行的個人代購一般都沒有註冊,也沒有繳稅,(新法)對這一類代購群體影響非常大」。
包括滴滴順風車等網路平台也受電商法影響。電商法規定:「對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平台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相應的責任」這個說法有些模糊,是電商法的一大遺憾之處」。
中國法律出版社已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條文釋義」一書,由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電子商務法起草組編著,逐條解析電子商務立法原意、立法宗旨,準確解釋法律內容,消費者、平台經營者和平台內經營者實務問題適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