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快速貶值則是另一顆震撼彈,2016年開始的幾個交易日內,人民幣快速貶破6.5兌一美元,甚至官方的中間價也能一口氣降0.5%,算是去年811之後最大的單日降幅;而新公布的去年12月外匯存底,也較11月底時減少上千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最大減額,顯示資金外逃加遽。
對大部份國家而言,人民幣貶值絕對不是「他家的事」,而是「每個人的事」。中國是全球最大出口國,每個以出口為導向的新興經濟體,與中國都有一定的競爭關係,大家或明或暗的都要「跟貶」,看看台幣匯率已經貶破33.5元即可知一二,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出現「貨幣戰爭」─大家一起貶值救出口,卻誰都得不到好處,反而讓資金外流更嚴重、輸入型通膨加遽。如此發展,新興經濟體受創會更嚴重。
中國官方顯然對人民幣匯率該守該放手之間猶疑未決,但金融市場上,猶疑往往是最糟糕的策略,因為可能助長預期心理,最後成就了「預言的自我實現」。面對股匯兩市的看衰難擋,官方最佳策略恐怕是放手、甚至助貶助跌,讓其一次貶夠跌深,先去除預期心理再作小幅調控,既讓市場回歸正軌也容易操作。原來用來守股匯市的外匯存底、國家隊資金,用來投入實體建設,對經濟的支撐才更實際而有效。如果官方對股匯市的政策搖擺不定,外界對其政府控管經濟的能力將大打折扣、失去信心(現在已有此跡象了),對中國經濟前景將更乏信心。
對台灣與許多新興經濟體而言,中國經濟今年如疲軟如故甚至硬著陸,那會是難熬的1年。台灣去年出口衰退10.6%,對中國出口也衰退二位數;韓、星、日情況也差不多。金融海嘯時台灣出口曾創下連續14個月衰退的慘烈記錄,這波出口衰退已連續11個月,到12月還是二位數衰退,很有可能破海嘯時的記錄,加上國內其它問題,今年經濟應該是辛苦而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