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少了「台灣當局」,這個情有可原,台灣當局每四年、八年一輪替,「當局」變動不居,只有民意才能決定兩岸走向;他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然而,在台灣「九二共識」有支持有反對者,就像「台獨」有反對的也有支持者,都是民意的一部份,排斥任何一部份,「各界代表」還沒上談判桌,台灣內部大概就要翻天,特別是「制度性安排」又豈能躍過法治制度?談判代表不經過立法院授權,出得了門嗎?
制度性安排不可能跳過政府授權
一九九二年電文往返確立「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共識」,是經過政府授權,包括立法院(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二00五年「連胡會」,敲定「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八個字,未獲政府授權,屬國共兩黨的協議,直到馬英九執政才算得到政府授權,儘管如此,服貿協議還是踢到鐵板。如今的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上不了談判桌,但也不容支持九二共識的不論是縣市首長或其他政黨和民間代表,「擅自」與北京談判任何「制度性安排」,就算去了談了簽了,在台灣的民主法治程序下,也成不了「制度」。
習近平又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承諾放棄武力是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如前所述,「台獨」也是台灣民意的一部份,不論統獨都是台灣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不要說「台獨份子」當然也是台灣同胞,真要動用武力,難道飛彈還能安裝「統獨識別系統」,自動避開或主動鎖定?至於「外部勢力」,毫無疑問是衝著美國而來,中美兩強相爭,台灣想不做棋子都難,套用前總統李登輝的話,這就是「身為台灣人的悲哀」,看來悲哀四百年還不夠,還得繼續悲哀好一段日子。
中國已經富起來,自由民主更不能一代拖一代
台灣該怎麼辦?能怎麼辦?蔡英文總統說台灣不接受「一國兩制」,合乎多數民意,但她說「我們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並不符合事實,至少在她執政前的馬政府八年,乃至九合一選舉後的多數執政縣市是多數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所謂「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北京若不仁,台灣又如何能服?台灣若不智,豈非引戰火燒身?
四十年過去,兩岸情勢大不相同,中國國力崛起,而台灣的氣魄格局再無法超越當年李登輝主持的國統綱領,回頭去看,馬政府八年兩岸已經進入當時設定的「中程階段」─互設對等官方溝通管道,兩岸三通,共同開發,協力參與國際組織,推動高層互訪,可惜馬習會一步之遙,讓中程階段最後的一句:「以創造協商統一的有利條件」,迄無兌現可能。而北京距離我方設定的國統綱領近程階段(第三點):積極推動經濟改革、逐步開放輿論、實行民主法治,却只能說達到了三分之一,換言之,台灣拿二十八年前的老文件,以言論自由與民主法治,就可以做為阻却兩岸協商統一的盾牌。
在台灣人心目中,「一個中國」於國家尊嚴上是「中華民國」;在普世價值上則是「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國統綱領的目標),這不只是台灣人的利益,當然更是中國人的利益,習近平談民族大義的同時,或許應該回想一九一一年革命先烈拚命想建立的中國是什麼樣的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拚死打來的中國,希望是什麼樣的中國?(最諷刺的是,當年國民黨除了腐敗,就是因為不夠民主而不見容於民意)好不容易改革開放的中國,要的是什麼樣的中國?當台灣人能享受民主自由均富的時候,富起來的中國人難道不值得追求這樣的目標嗎?與其說「台灣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更期待「中國的自由民主」不要一代一代拖下去,這才是兩岸水到渠成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