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十天,多數黨組閣議題突然被端上檯面,讓我們再次見識政治人物溫文表皮下的現實肚腸。
「2月1日新國會就職後由多數黨組閣」的正當性,建立在「避免憲政空窗」的目的上。所謂憲政空窗,是指1月16日投票日與新總統就職的5月20日的4個月期間,基於政治現實,任期尾聲的政府做不了正事,這段時間就浪費了。考量台灣正面臨金融海嘯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困境,我們當然希望政府官員白領薪水的日子越短越好,撇開執政官員此前的薪水算不算白領不談,「多數黨組閣,避免空窗」的主張於情於理無懈可擊,這也是朱立倫敢於狠打蔡英文跟民進黨的消極回應的主因。相形之下,後者要馬英九「做好做滿」的回嘴,真是弱到不行。
政權交接的空窗期各國都有,但長達4個月可謂舉世無雙,怎麼來的呢?我國國會跟總統分別於2月1日、5月20日就職,這是不能變動的,改選期間則有若干彈性:國會是任滿前一年的11月1日到當年1月21日,慣例是12月底;總統部分,法律只規定最晚4月19日要完成選舉,自1996年第一次總統民選以來,投票日都是3月下旬。但2008年起國會、總統任期同為4年,交接日期又只差三個多月,從而短期內要搞兩場全國性選舉,麻煩就來了。2008年分開,2012年合併,各有各的說詞。2014年底中選會徵詢主要政黨關於2016年選舉時程的意見,剛接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一度以空窗期太長為由,反對合併;民進黨雖贊成合併,但要求中選會提出配套,將政權交接法制化,順道嘲弄朱跟國民黨2012年的立場矛盾,中選會最終決定合併於1月16日舉行。所以4個月空窗是朝野一同挖出來的,誰都別賴。還有,現在的空窗隱憂其實上次選舉就有了,上回選完沒人在乎,事到臨頭才發現一切如故——熟悉的台灣公共事務模式。
空窗期的隱憂很多,首先是行政院總辭與否,再來是國會多數黨與舊總統不同時的組閣問題,第三是舊總統(在國家安全會議)對新內閣運作的指導/干預空間,第四是總統當選人的政府組成、政權交接與上述問題的排列組合,特別是本來4個月的漫漫空窗,若依國民黨跟若干媒體的講法,可能變成總統當選人選後兩週就必須提出內閣名單的另一個極端,現實上根本不可能辦到。這些問題都沒有明文可依,沒有誰說了算,只能由舊總統、新國會多數黨領袖跟總統當選人坐下來慢慢談。我國行憲後迄無左右共治的先例,政治激素過剩,法制觀念澆薄。兩度政黨輪替,小龍女在絕情谷底收成幾缸蜂蜜,總統交接條例還沒個影,可知朝野若無共識,勢必寸步難行。放話者除了「多數黨組閣」這個口號,對上述隱憂沒有具體承諾,形同碗裡裝什麼不給看就逼別人先乾為敬,否則就是不給面子。這絕不是辦正事的道理。民進黨說這是選舉伎倆,應屬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