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映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是一部非常硬科幻(Hard sci-fi)的好萊塢大片。故事整個架構與諸多細節都有精準的物理學撐腰,書店也有相關作品探討其中的諸多實實在在的科學問題,是個上課的好教材。
故事大綱以父女之間情感為主軸,強調人類的愛是有辦法穿越時間、空間限制。其主旨前後呼應,絲毫不拖泥帶水,尤其最後男主角在離開地球近百年後才見到成為人瑞的女兒,而自己不到40歲。他們所在的場景是靠近土星的庫伯太空站(Cooper Station)。其重力工程影響已經造成景觀的改變,給予我們這些依然生活在母星,也就是地球,極大的視覺震撼。
在該太空站中,男主角被引領至曾經生活過的舊家。這個還算典型的美國鄉村農舍,搭配著已經成圓弧型態,曲上天際的玉米田,前門播放著過去居民的口述影片,很明顯地已經成為某種展覽館。進入屋內,按照原樣擺放的傢俱彷彿跟離開家前差不多,多了指引參觀方向與讓民眾勿靠近的物品,各個角落也播放著過去生活記憶的訪問影像。與真正的地球生活最大差異就是沒有沙塵暴以及隨時得清潔的環境,但在口述影片中能不斷地被提醒這項重點。
在電影裡只有提到農舍內部傢俱按照過去的樣式擺放,卻沒有提到是否為解體後重建到該太空站。我們先假設是復刻版,拷貝地球建築的原因除了讓後代子孫對過去母星的生活型態不致遺忘外,這棟農舍是偉大的「莫菲庫伯」曾經住過的樣式,考慮她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仿做一個曾經活過的展覽農舍似乎不為過(搞不好蓋個農舍群展示而非針對庫伯的單一農舍恐怕更有討論的空間)。從片中一些細節看來,太空站移植完整的農業生活型態,除了重力影響導致景觀不得不改變外,視覺上,整體來講還是維持著過去的生活樣貌,庫伯之家是其中不錯的搭配。
片中有3點值得討論的地方:
1. 解體重建、仿作是能被接受的嗎?
2. 要如何復原內部的樣貌?
3. 曾經的生活型態如何維護?
國外最有名的遷移案例莫過於古埃及的阿布辛貝神廟(Abu Simbel Temples)的解體重建。1960年代亞斯文高霸的興建會造成水位升高,一定淹沒該建築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入保存,把整座建在山壁上的神廟拆解成石塊運到幾百公尺更上游的位置重組。
臺灣很有名的解體重建的案例在現今新生公園內的林安泰古厝。1970年代,台北市敦化南路面臨著道路擴張的需要,該建築本體擋著筆直的道路規劃,市府方面剛開始強烈要求需全部拆毀移除,靠著許多文資前輩的努力斡旋,最後各讓一步,以解體的方式在現在的位址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