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奇觀點:民進黨執政的第一哩路:立法院龍頭

2016-01-20 06:50

? 人氣

大選結束,民進黨的立法院龍頭之爭開戰?(柯建銘、陳明文/余志偉攝。蘇嘉全/顏麟宇攝)

大選結束,民進黨的立法院龍頭之爭開戰?(柯建銘、陳明文/余志偉攝。蘇嘉全/顏麟宇攝)

這一屆立法委員的選舉,民進黨在113席中囊括了68席,首次獲得國會過半的席次。二月一日的新任立委就職,將是民進黨展開執政的第一哩路,而立法院龍頭的人選將是民進黨國會改革以及執政成敗的關鍵。目前為止,以擔任過17個會期的總召柯建銘、蔡英文的競選總幹事蘇嘉全,以及「英派」大將陳明文等人呼聲最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據媒體報導,馬總統於選舉當晚致電給蔡英文,再度拋出多數黨組閣的議題,而蔡英文以「在憲政體制上沒有空間」來回應。在當選日的國際記者會上,蔡英文提到,要將選舉時提出的政見和產業創新計劃,盡速進入國會立法和審查。另一方面,也將進行國會改革的議題。從這些跡象來勾勒未來的四個月,蔡英文在行政上將以交接為重點,在立法上則加速推動,完善國會改革和兌現競選承諾,以期在520上任後,可以於法有據,立即推動她的政策主張。

毫無疑問的,蔡英文想要完成這份藍圖,必須要有適合的立法院長來協助。在大選過後,從各方的報導來解讀,柯建銘表現出較強的意願來擔任立院龍頭。以柯建銘在立法院的資歷,八面玲瓏的手腕,還有對於議事的熟稔,似乎夠格成為蔡英文的堅強後盾。然而,撇開柯建銘本身的爭議不談,他給人們的印象是過去與王金平主導「朝野協商」、「密室喬事」的風格,促使人民對於「黑箱政治」的厭惡與不信任。這次民進黨的大勝以及時代力量的崛起,再再反映出「民心思變」的聲音。既然如此,強調傾聽民意的蔡英文,就該警覺到人民對於「舊國會」運作的反感。

回想過去八年,國民黨在行政和立法體系獲得主導的地位,但卻缺乏制衡的力量,造成了執政者一意孤行,將立法院視為政策推行的橡皮圖章,通過了像是證所稅等具爭議的法案。後期又因「馬王政爭」,造成行政、立法的對立,許多法案因而積壓在立法院內。由此觀之,這次民進黨在總統和立委大勝的結果,並不一定會是台灣之福。重要的應該是,蔡英文是否具有遠見和雅量,挑選出適合而不是只會聽話的人選。然而,究竟什麼樣的立法院長才是適合的人選呢?筆者認為,立法院長要能堅持國會改革,將立法院打造成廣納民意、立法過程透明和議事效率高的殿堂。一位與總統同黨的立法院長,容易產生相似的理念,而如果他又能以民意為最高依歸,無形中就能成為制衡總統的力量。在總統不以此進行鬥爭的情況下,行政和立法便能巧妙地形成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

現今的台灣民主,可以說是從淬鍊中而再次進化。新任的當選者不該再像過去一樣,以為挾著高人氣,便可以為所欲為。也不該以精英治國的心態,認為「時間會證明我是對的」,而忽略民心思變的需求。聆聽人民的聲音和順從民意,並不是批評者口中的「民粹」。當權者有資源和影響力,以較具優勢的高度來形塑民眾的認知,但在過程中仍被人民否決之時,當權者就該檢討自己的政策。過去的民主是期望選出強而有力的領導人,帶領人民決定國家的方向。然而隨著知識的普及和資訊的發達,現在的民主需要的是能傾聽民意、團結國家的領導人。除了總統之外,立法院長也需要扮演這樣的角色,甚至為人民和行政團隊搭起溝通的橋樑。

現在台灣所面臨的困境,多數人會怪罪於行政部門,但是立法部門對此也是責無旁貸。對於行政部門來說,無法適時通過法案,將令他們於法無據來推動政策。對於民間而言,缺乏與時俱進的立法,不但衝擊到產業和經濟,還會影響到人民的權益和生活的保障。不言而喻的,立法院將是民進黨執政成敗的重要關鍵,而立院龍頭更是關鍵中的關鍵。民進黨執政的第一哩路,實在該好好地謹慎思考啊!

*作者為經濟小說作者,曾出版《肯恩斯城邦:穿越時空的經濟學之旅》,2000年開始投身於金融界,曾任職美林私人銀行,擔任首席副總裁。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睿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