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選後,有中央黨務青年幹部提出了建言,主張靠議題追求共同主體性、換下西裝穿上草鞋、成為春風吹又生的雜草等,彷彿國民黨奮起的經營路線已定調,內部青年結構也對社會盡了交代。
但你知道嗎?「這些彷彿」卻讓黨中央外圍的藍營青年們深感恐慌,好想大聲喊出「國民黨,你醒了沒?」
思考著藍軍下一步何去何從,可謂一喜一憂。
喜的是,藍軍志氣未散,對於國民黨的出路,還見得到生機與發聲。憂的是,就怕國民黨的這股聲音,只是權力的主導爭奪,而改革發聲不過是敗選衝擊後的膝跳反射。若真心想除故佈新,再讓台灣民眾重新認同並且奮起,則對藍軍需要交替些甚麼「舊」,又目前尚缺乏哪些「新」,不可不嚴肅界定。
讓我們來想想吧…國民黨「舊」在哪? 為何該割棄?
國民黨的舊,是舊在目前黨內的「青年結構」。當高喊新陳代謝、高喊培育新人才,淪為淡化敗選責任的效果,對外貪圖取巧粉飾、對內討好既定高層時。封閉的黨內青年系統,配上封閉的黨內決策層,這般共犯關係,戲演得再好看,也只是鎖緊了國民黨大門,拒青天白日於門外。
國民黨該捨棄的舊,就是立刻停止讓身為被三振的球員,兼負起裁判的職責。
此時此刻,若還是讓黨的權力既得利益者、大賺通告費又坐領黨內高俸之幹部、指定學生中常委等有絕對敗選責任的黨內權貴們,來替所有藍軍決定改革路線,這只是再度縱容「球員兼裁判」不公平的規則繼續存在黨內!
這種老派伎倆宮廷戲法,以為藍營支持者看不出來嗎?難道要繼續「含血」「含淚」「含怨」傻傻被當作選票提款機?建議這些球員兼裁判的既得利益者通通辭職;你們不是解藥,也演不了解藥的角色,因為你們就是國民黨內最亟需求解藥的病徵!
真正新的、有內涵的改變,不會只是新瓶裝舊酒的愚弄,不會只是黨內基層情感的綁架;例如「小黨化」恐嚇的有心挑撥,不僅是看衰基層的意見正當性,更是站在獨立多元黨員的對立面。且若對恪遵中華民國憲法的堅持,給予穿小鞋,未即改變,國民黨即已「民進黨化」;封建內耗至斯,焉是我們要的「新」?
國民黨需要的「新」與蛻變,是擺脫當權者沉溺自身權力中的舊習。封閉權力結構下的改變宣示,是看衰了基層站在進步一方的決心。什麼是「新」?什麼是「舊」?這兩者若不被定義清楚,僅是改革的空心式宣示,焉能不讓人質疑大敗的國民黨,還再玩弄形式主義…?
*作者為台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