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達沃斯論壇的主題之一,是人工智慧、機器人對就業的影響,這是一個對人類經濟與社會將產生深遠影響的議題;對大部份而言,這似乎是遙遠而不切實際,但其實其影響已逐漸在生活中顯現,且很可能在5-10年爆發成為迫切的危機。
人工智慧的發展,讓機器人的應用更廣泛而多元─從傳統的只作固定幾個動作的工業機器人,進化到多功能的機器人,家事機器人也出現,甚至過去被認為不易被取代的書寫,也能由人工智慧取代─去年美聯社、新華社、騰訊等幾個媒體已經使用人工智慧寫稿,雖然只侷限在制式的稿件,如企業財報、經濟數據、各種比賽的過程等,但顯然對企記者的飯碗己有威脅。
這個被認為是「第4次工業革命」的人工智慧發展,雖然尚未到「爆發」的程度,但對人類經濟與生活的影響卻是深遠又難以評估。舉一個最明顯又「恐怖」的例子,是自動車的發展。全球科技巨擘與主要車廠,幾乎全部投入自動車的研發,從科技企業蘋果、谷歌、優步、特斯拉、百度到傳統車廠的賓士、福特、本田、奧迪….,似乎沒有人敢不搶搭此班車。
而且,自動車已經不是在實驗室的研究項目了,而是紮紮實實在公路上跑了數百萬公里的研發項目。一般估計再5年左右就可商品化,推展到生活中。對一般人而言,這是一項福利,把人們從方向盤中解放出來;但對許多司機而言,卻是百分之百的一場災難─到底有多少行業的司機將因此被取代而失業?甚至飛機的自動駕駛、無人機送貨,也都要讓一批飛行員、司機與送貨員失業。
對人工智慧取代人類而造成的嚴重失業問題,樂觀者認為,就如過去工業革命、機器取代人力後一樣,最後終究會產生更多新的工作來消化就業市場;但悲觀者則認為:這次可能不一樣了,供需間的差距可能永遠無法彌平。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中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提高自動化程度和在勞動力隊伍中引入人工智能,未來5年期間將使15個主要經濟體失去710萬個就業崗位,而同期技術進步將僅帶來200萬個新工作崗位。
由此來看,最簡單的數學算法是增加510萬的失業─不過,實際情況可能比這更嚴重,因為失業的就業崗位與增加新的工作,很可能完全無法互換替代─也就是說,那710萬人(司機、送貨員等)大部份可能陷入永遠失業中;而那增加的200萬工作機會,可能是較高技術的機械、資訊等專業人力。
對資本家而言,用人工智慧、機器人來取代真實的人類,理由充份好處又多─機器人工作效率高、日以繼夜的幫你工作(除非維修期)、不會抱怨、跳樓、要求加薪、搞工運與罷工─所以優步全力投入自動車研發、鴻海郭台銘大推「百萬機器人計劃」、亞馬遜用數萬個永遠不喊累、不出錯的「倉儲機器人」替代人類後,又要無人機送貨替代送貨司機與送貨員。
此作法最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許多工作被機器人替代,而且以技術層次較低的工作為主。因此,人工智慧另一個附帶負面影響,就是貧富差距拉大、社會對立尖銳,結果可能產生如工業革命後的「盧德份子」一樣:一群因此受害失業者到處反對甚至破壞機器。
當然,更極致而未知的風險,是如科技創新的大咖、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還有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等所擔心的結果:人工智慧發展到最後有自己的思想與利益,再也不受人類控制,最後過來損害人類甚至統治人類。類似的憂慮,其實在諸如魔鬼終結者、駭客任務等電影中都出現。馬斯克與霍金還因此「獲頒盧德獎」(此獎其實是諷刺其反對科技進步而杞人憂天)。
對受困於現有經濟困境中的台灣而言,大概沒人想得到這些事,也認為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發展「干我何事」。對已走入職業生涯後期者而言,或許可不管此事,但對就學中或職業生涯初起步者而言,最好能多想想,找個不會輕易被機器人替代的工作吧,因為最多10年之內,其影響就當顯現難以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