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國民政府接收之後,美術教育甚至是體育都不被重視,德智體群美,智育長期擺在第一。一切以升學為考量。例如:不少五、六年級的讀者們,有美術課被借去上國英數的經驗。就算有人念書念到高等教育,藝術這一塊長期被冷落,仍全神投入者,多是家庭不虞匱乏者。藝術家職涯發展上所受到的保障也不如日本時代廣。雖說日本時代高等教育沒有美術,但是學生從基礎教育到高中以及師範都要學美術。此外,也如上述所說,投入藝術者若參展,也享豐厚的名利誘因,取得較突出的社經地位。
政權對於本土文化的重視程度差異
臺灣到國民政府遷臺之前,建築物或是城鎮規劃大多與當地文化、生態有緊密結合。
我們若翻閱自清末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大稻埕或臺南古蹟影像,可以見到雖然建築物雜揉臺灣各時期的建築風格,但是其發展的脈絡是一層又一層奠基而起的。例如:大稻埕的洋樓、真理大學的三一學院、或是滬尾殼牌石油倉庫,外型融合閩南與英國維多利亞主義的風格,突顯臺灣在19世紀中後期開始,在國際上扮演著東方與西方的橋梁。今日,臺灣雖然仍是東方與西方的交會地,也有不少西方現代的建築,如不少建商新蓋的仿巴洛克式的大廈;但是這些建築物,卻與臺灣本土的脈絡缺乏連結,是直接嫁接的產物,缺乏融合的過程。因此我們看到大稻埕的洋樓,不會覺得他們很俗氣,反而蘊含著深厚的洋行文化;但是看到新建的大廈,總覺得突兀、庸俗,雖富但不貴,僅是一個暴發戶罷了。
而我們進一步檢視日本殖民時期與國民黨執政時期,對於都市規劃以及城市管理的態度,也會發現前者比起後者,更用心設計、規劃,更強調街道間的均衡、協調感。因此我們會發現不少日本時代的老照片中的臺北市中心街道或是臺中火車站廣場是如此的整齊和諧,雖然招牌林立,但不會像今日的南陽街到處是歪七扭八,妨礙觀瞻,甚至危及安全的招牌。那麼為何日本會比國民黨更用心規劃市鎮呢?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政權是否願意本土化。本土化才能竭盡熱誠使這塊土地變更好。
雖然日本如此用心建設,用意在於要彰顯其殖民的政績。因為臺灣是日本在海外第一個殖民地,為了強調大日本帝國的偉大,所以願意把錢花在刀口上,用心做到最好;但其用心做到最好程度卻也不亞於在本土的東京都,直到1945年政權更迭後,後代子孫仍享有這偉大的寶藏。即便建築不是政府機關或學校單位,例如過去是總督府的今日總統府,在民間設施上,如菜市場的設計也不馬虎。西門紅樓更是當時民間設施的代表作,用八卦和十字架,東西方兩大宗教的代表物,促成文化上完美的融合。雖然日本這麼用心,其用意最終還是要奪取殖民的經濟與政治利益,但是他們用本土化的手段來殖民,在充分調查分析臺灣的風土民情後,也的確也促使臺灣在日本時代各領域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各項建設也是符合臺灣的人文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