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互相矛盾,鍾慧諭有苦難言
柯文哲在交通政策上,認同「使用者付費原則」以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這2個最高的施政價值,因此在這2個原則下,分別衍生出「公車票價漲價」以及「宣導搭乘大眾運輸」2道政策,2個政策聽起來都沒有問題,也都在貫徹柯文哲認定的價值,重點是,「同時進行」就變得很有問題。
柯文哲的幕僚坦言,市府沒有考慮到「政策排擠效果」,當政府鼓勵搭乘大眾運輸的同時,卻用漲價來懲罰搭乘的人,以致出現政策的矛盾現象。有同仁也表示,柯文哲沒有先將交通政策的最高施政價值定出來,一次給予太多價值要鍾慧諭去貫徹,又要求「快快快」的結果,造成嚴重的政策間互相衝突,也讓本來可以控制的人為塞車因素,沒有獲得妥適的處理,加重了塞車程度,當塞車問題一爆發,民眾將問題推給交通局,柯文哲此時出來要鍾「對自己業務負責」,讓鍾有非戰之罪的委屈。
另有府內人士指出,柯文哲用了一群政治素人當局長,他們在民間,個個是好的「專案管理人」,鍾慧諭在企業擔任副總經理時歷練的交通專業自是無疑,但當到了局長的高度,就必須考慮每個動作的多面向因素:包括民眾觀感、媒體輿論、議員支持度、長官設定的價值、執行期程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柯文哲要一起解決的,「推給一個局長,哪有那樣的權力?」
不過,可以看出的是,從柯文哲「再開除幾個局長,就會改善了」一席話,已讓鍾慧諭對在柯文哲底下做事有心灰意冷的感受,柯文哲若失去1個局長,大不了再找1位,但遇事就切割,將來能找到願意賣命、無怨跟隨的局處首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