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璋觀點:調整結構、活化產銷, 才能解決高麗菜的滯銷

2016-02-14 06:00

? 人氣

除此之外,運用現代產銷模式,積極進行台灣內部的行銷,同時強化拓銷國外的渠道通路,建立長期的銷售據點,就如同韓國政府為了建置韓國菇類行銷管道,大力支持出口業者與協會,給予出口退稅的獎勵措施,成功為韓國菇類建立亞洲市場的灘頭堡。即將在五二○上任的小英政府,也以振興農業、強化行銷,且誓言改善農業,調整結構為新政之一。而鄰近的日本、韓國,也在國內以保護農民為主,在國外則是積極拓銷,均都以國際行銷的力道來帶動國內生產與需求,這是值得參考的方式,但是為了改變台灣的農業,則需要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與配合執行的地方政府,上下同心的全力推動產銷,並以進攻型產銷為主要行銷思維,才能徹底改變農業,活化產業。記得,當選的第一道指令,小英總統所下的「謙卑、謙卑、再謙卑」,以及取下立法院所下的第一道指令「改革、改革、再改革」,都是令許多民眾有感和耳目一新。期待,新政府在小英總統的領導之下,在農業所下的第一道指令為「行銷、行銷、再行銷」,以明確的指令,讓事務官可以清楚了解政策,並全力執行,合心協力以行銷台灣農產品為己任,如此就能帶動龐大的公務體系共同為農業行銷及活化農業而努力,且更能為產業的結構改變奠定良好根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人為和氣候決定了菜金菜土

日前,霸王級的寒流襲台,讓全台灣瘋狂追雪,但也讓農漁業受損嚴重,農漁民損失慘重。其中,因寒流來襲而意外得福的,就是高麗菜,本來因為生產過多的大量滯銷,許多農民放任民眾採收,更有行銷不出去而使媒體大量報導的新聞,因此許多企業也積極採購高麗菜、義助農民朋友。有利可圖而大量生產的人為因素,是造成市場供需失衡變成菜土的主因;遇上天候的劇變,是讓產量減少和需求增加,反成菜金的原因。但若農業的生產,靠的是天候與人為是永遠解決不了菜金菜土的問題,最斧底抽薪的方法,就是生產面積的管控、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暢通的行銷管道,才是讓農業翻轉和改變的契機。滯銷的高麗菜,只是增添農民的傷心和浪費食物,為了徹底改善,就需要真正的調整結構,才能活化產銷。盼望小英政府的農業新政!

*作者為企管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