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兩岸企業家聚會的埸合,做一個經濟學家,你會講些什麼?這是我在去年11月南京紫金山峰會的講稿。
大家應該會同意,兩岸過去成功經濟發展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改革、開放。具體的說,改革是手段,開放是目的。市場開放後才會有國內外的物流,接著有人流、金流與資訊流。更廣泛的看,國內事、物開始受到外來事、物的衝擊與影響。若能力求汰蕪存菁,去腐生新,一定能立竿見影,看到成效。但市場的開放要透過制度的改革才能達成。這個制度就是管理規範,讓它跟國際接軌,便於內外交流。兩者相依併行,才能有成。這條路其實並不好走台。那台灣是怎麼走過來的?
I· 台灣的經濟發展是如何走向開放之路
大家很難想像,台灣戰後的農業與工業產值分別只有戰前的6成或5成不到,一直要到1952年左右才回到從前的水準。在整個1950年代,台灣的貿易赤字很大,出口產品中糖跟米就占了了8成。台灣無法依靠農產品的出口來彌補龐大的貿易赤字。那台灣經濟是如何在這麼艱困的環境下一步步走向開放?這裡必須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推手,就是美國的經濟援助。
美援對台灣經濟有兩個的影響,一個是實體面,另一個是制度面。當時全球接受美援的國家很多,但後來經濟上的表現都不如台灣。關鍵因素不在美援的實體面,而是美援對制度面的影響。
回顧1950年代,台灣的工業部門以國營事業為主幹。當時主導美援的在台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 Ag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AID)卻大力主張利用美援來協助民營企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1958年因為台灣對美元的運用非常成功,美國準備停止經援,乃對台灣政府提出了8點建議,這8點建議事實上就是後來政府19點財經改革計畫的藍本。包括了外匯與金融改革,稅制改革,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成立資本市場等。在這之後的兩年中,政府逐步建立單一匯率制度,並讓新台幣貶值。為了修正幾近苛徵的重稅以及釋出農地供工業使用,1960年頒布了「獎投條例」。1965年成立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這一連串的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僑、外資,也鼓動了本地的投資。 但最重要的是,這些投資大部份都集中在出口,並澈底將台灣從一個封閉型經濟轉變成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
台灣在這一段為期25年的發展期間,締造了兩個世界紀錄。 (1)台灣是第一個開發中國家成功利用貿易當做推動經濟成長的引擎,而且在時間上約早了韓國5年。(2)台灣在這段經濟快速成長期間,所得分配愈趨平均,跳過了開發中國家普遍遭遇到的顧志耐陷井(Kuznets Trap), 而且物價平穩。台灣到了70年代已經有好多出口產品位居世界前矛,像鞋、帽、成衣、玩具、腳踏車輪胎,甚至縫衣機等。另一個不太被提到的是,台灣為了因應本身龐大下游加工業的需求,在這段期間的後期,也發展了鋼鐵、石化原料以及電子、機械零組件工業,所謂的第二次進口替代產業,或是今天很夯的紅色供應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