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出版新書《橋─走近王金平》,對於外界一直以來封他為「喬王」,他在書中解釋,那是一種在「理」與「利」之間找出平衡來,折衝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並兼顧法理與權益,但若是於法不容的事,神仙也喬不來。
王金平回憶,在擔任立法院長期間,常有人批評他溝通協商,造成議事效率不彰。但他認為,立法院代表社會各階層的聲音,應秉持尊重、包容、接納的態度,盡力從事政黨間的溝通,找到平衡的可能性,因此,在他任內也創下了立法院通過法案及議案件數最多的紀錄。
王金平任內通過法案數史上最多
王金平昨(15)日提到,大家都說他很會「喬」事情,但他經常反問,什麼事「喬」?這幾十年來,他所努力的是在「理」與「利」之間找出平衡,若法律的規定與民眾利益相衝突,就該全盤考慮相關因素,了解是法律不合時宜,還是民眾的要求不盡合理,從中折衝找出解決辦法。
「喬,不帶負面意義」
王金平說,如果這樣可以稱之為「喬王」,那他欣然接受,「喬」只是一種協調,把事情處理好的一種工具,本身並不帶負面意義。他舉例,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曾為了中央政府總預算,到國會去「喬」;南北韓為追求和平,也要「喬」,只要手段是光明正大,「喬」自然沒有什麼不應該。
對於外界認為,少數黨經常在重大議案上杯葛抗議,立法院長應動用警察權處理,王金平說,「我一貫反對到底」,雖然動用警察權只要一聲令下,而且還可以展現院長的「魄力」,但他始終覺得,一個社會有不同的聲音,才是健康的民主社會,不該以多數暴力來撕毀互信。
組高雄縣工業會 奠定從政基礎
除此之外,王金平在書中也回憶,當年踏入政壇的經過。他提到,退伍後,他回到家中幫忙做生意,在省工業會及縣黨部的拜託下,協助籌組高雄縣工業會,最後爭取到280個企業會員,奠定他往後從政的良好基礎。
王金平說,民國64年,立委選舉前,他人在台北,4月的某天,突然接獲大哥電話,要求他立刻搭飛機南下。下飛機後,看見時任高雄縣長林淵源及議會議長、國民黨高雄縣黨部主委等人,已在等候他,而林淵源開門見山,就問他有沒有意願參選立委。
「我有一雙腿 永遠替選民奔波」
在林淵源幾經勸說下,王金平體認到,若能有機會為民服務,也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於是答應了林淵源的提議,參選第5選區,橫跨南台灣3縣市及澎湖。在一步一腳印地拜訪下,最後以19萬440票高票當選,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立委。
王金平說,那年,他第一次參選的文宣上印著:「大眾的公僕,民意的先鋒。我有一張嘴,專門替大家講公道話;我有一雙腿,永遠替選民四處奔波。」這不但是他要對選民的承諾,也是他此後一生從政,對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