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策」應是蔡英文當總統想完成的事。不過,她念茲在茲的「大事」,卻在去年年底大選中被打敗了。蔡英文希望「有時間」完成想做的大事,就得先改變與民眾溝通「大議題」的方式。
「總統希望有足夠的時間把想做的事情做完。」被問到是否只做一任時,蔡英文這十八個字的答案已清楚表白繼續連任的決心。
過去蔡英文鮮少接受台灣媒體訪問,卻樂意和國際媒體談台灣的外交、兩岸問題。
對蔡英文而言,思考面向國際的「大議題」、「大政策」,是她比較有興趣的。所以她對「習五條」的立即反應獲得好評,這主要是因為她嫻熟這些議題,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主張。
這些「大議題」、「大政策」應該就是蔡英文當總統想完成的事。不過,蔡英文念茲在茲的「大事」,卻在九合一選舉與公投中被打敗。以「二○二五非核家園」為例,小英過去樂於宣示新政府能源轉型計畫,如何度過用電高峰危機、以燃氣和綠能逐步能源轉型。不料,這些「嚴謹規畫」的政策未打動民心,反被未經詳細評估的「反空汙」公投和緩不濟急的「以核養綠」公投打敗。
這個失敗讓蔡政府的二○二五非核家園能源轉型成問號。但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卻怪蔡政府在面對氣候變遷、推動再生能源轉型努力不足。
很多蔡政府上台推動的改革就如同非核家園政策,未獲得選民支持而受阻,另一方面當初支持改革的人又覺得她不用心推動政策,結果兩面不討好,蔡政府也陷入困境。
蔡英文希望「有時間」把她想做的事情完成,就得先說服選民支持她。
如今她找一個劍及履及、有執行力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想做出「接地氣、有效率、夠努力、讓人民有感」的政策。另一方面她的黨機器也不甘在行政、立法兩院「完全執政」下失去話語權,新任秘書長羅文嘉認為民進黨得和人民溝通重大政策,他特別強調兩岸政策。
政,希望用政策讓人民有感;黨,則想用溝通讓人民認同民進黨品牌。兩部門調整方向或許有助於蔡英文在未來一年扳回劣勢,但更重要的是她自己溝通大政策的方式也要改變。
回應習五條獲得好評,是因為習近平上綱到「一國兩制」,容易回擊;但面對「人進來、貨出去、發大財」這種白話訴求,小英如何把她「追求和平與價值堅持的平衡」、「經濟利益的風險評估」這些理性、中性語言,轉化成打動民心的話,這是小英重要的功課。
蔡英文面對民眾談「大議題」,得像在和國際大媒體溝通時一樣熟練自在。
*作者為新新聞總編輯。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663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