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在去年行政院協助風電開發商加速簽約流程的過程中,曾有專業人士提醒府院,部分過程恐有違行政程序。倘若高銘志所言為實,能源局長林全能還真的深諳為官之道。
「大家頭都洗下去了,前期作業已經花了不少錢,除非萬不得已,擺明是賠錢生意,否則是不會輕言撤資的。」一名離岸風電開發商高層主管表示。他推論,假設一九年躉購費率能從原本審定的每度五.一○六元適度地回升,並將每年每瓩三六○○小時發電門檻調高,甚至廢除,而離岸風電前高後低的費率機制也繼續維持,那沃旭回心轉意的機率相當大。
據瞭解,有關躉購費率、發電門檻種種問題,經濟部將在農曆年前後拍板定案,屆時蔡政府的綠能政策能否成功地跨出第一步,就會有些眉目。
不過,縱使跨出這一步,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化恐怕是另一個頭痛的問題。一位離岸風電業者表示,有些依規定要國產化的零件,在台灣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供應商。
根據側面瞭解,部分台灣離岸風電零組件廠商曾透過經濟部向離岸風電開發商施壓,國外開發商對台灣政府揠苗助長的做法頗有怨言,因此也將其列入是否撤資的考量中。
選舉打亂外商布局
有許多人拿英國於一五年費率就降到五元來批評台灣離岸費率躉購費率過高,撇開費率計算結構方式不同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國外開發商大多是一六年英國脫歐公投後才來台灣投石問路,顯見在此之前,縱使表面上躉購費率較高,但台灣市場的吸引力並不如歐洲。
先前國外開發商衝著每度五.七四○五元的躉購費率,及蔡政府推動能源轉席的決心而來。沒想到一場九合一大選,竟打壞了他們的如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