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希拉蕊總統之路上的劫與難

2016-03-10 06:10

? 人氣

作為美國第一夫人的8年裏,希拉蕊與丈夫柯林頓一起力主推行的健康保障計劃雖然在1994年落得慘敗,甚至導致民主黨在眾議院中失勢,卻成為後來「歐巴馬醫改」的藍本。在推行全民醫療這一點上,桑德斯目前明顯比希拉蕊有著更高的聲望,不過這絕不代表希拉蕊缺乏決心和努力。只不過,在醫改上經歷柯林頓以及歐巴馬兩次戰役之後,希拉蕊變得更為務實,更加瞭解應該如何在國會中與民主共和兩黨打交道,更加明白如何讓國會批款,也更加知曉該如何善用手中有限的資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98 年柯林頓的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性醜聞事件轟動全球之後,各方媒體本以為一向積極提倡女權主義的希拉蕊會與柯林頓離婚,不過她最終選擇家庭,為自己與丈夫的政治前途而忍讓。雖然令不少希拉蕊的女權主義支持者們失望,卻凸顯她懂得妥協並且善於權衡利弊的性格特徵,而這正是身為一位政治家所必備的要素。

2000年後,作為代表紐約州的聯邦參議員,她一直為選民爭取實際的物質收益。不過她在伊拉克戰爭議題上抱持贊同立場成為眾矢之的,被後來的競爭者們猛烈批評。在2009年至2012年擔任國務卿期間,希拉蕊的勤政被各界公認,歐巴馬政府卓越的外交成就實有賴希拉蕊的勤奮。當我們理性地分析各候選人的政見主張,並綜合考慮美國政府現有及將有的資源,再定奪其可實施性之後,便會清楚地看出,只有政見溫和務實、善於兼聽妥協的政治家才能帶領美國前進,為當下社會越來越極端的情況「降溫」。反之則會出現極端主義持續惡化,美國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的可能。

一位真正進步的政治家除了打著響亮的口號,應保證政府能合理有效地運行,避免陷入危機。這也意味著要將有限的資源花在刀口上。不過,理性的聲音總是難以招攬大批聽眾,尤其是在社會越趨極端的今天。這是希拉蕊所面對的難題。

生不逢時 希拉蕊的致命弱點

希拉蕊共參加過兩次總統選舉,且都是備受矚目的政治之星。在2008年的美國大選中,希拉蕊曾經是最被看好的民主黨候選人,初選開始前她的民調結果和募集資金也一直遙遙領先。2007 年8 月被媒體披露的徐諾曼政治獻金醜聞首次讓她的聲譽蒙受打擊,直到希拉蕊團隊於同年9月退還全部資金之後才得以平息。截至2007年9月,最先初選的6個州內的民調結果都顯示希拉蕊一馬當先。然而,同年10月底的一次辯論中,希拉蕊面對歐巴馬及其他對手的打擊出現嚴重失誤。

自那時起,歐巴馬的競選標語「改變」便產生漣漪效應,獲得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力,並成功拿下了第一初選州愛荷華州。在競選過程中,希拉蕊雖然在加州、紐約州、麻州等大州奪得勝利,並在普選票上取得微弱的優勢,不過歐巴馬拿下更多的小州,並透過更多黨代表的支持從而最終獲得提名。過程中,希拉蕊的團隊難免有些輕敵,並忽視了社群網站的重要性,導致落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