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民黨黨內初選,務必要符合公眾期待!

2019-01-29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不當的初選機制,將使得國民黨領袖本來應該獲得民意支持的舞台,變得與公眾期待越來越遠,期許國民黨不能短視近利,而要順應民心。圖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資料照,簡必丞攝)

作者認為,不當的初選機制,將使得國民黨領袖本來應該獲得民意支持的舞台,變得與公眾期待越來越遠,期許國民黨不能短視近利,而要順應民心。圖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資料照,簡必丞攝)

2020對於國民黨而言,如今雖看似樂觀的情勢,但實質卻隱藏著危機,而這顆未爆彈則是國民黨黨內的總統初選,因為黨內似乎醞釀著採取「美式分區初選」的模式,選舉最重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若國民黨中央將方向朝向美式分區初選,其實都這三大因素相違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就「天時」而言,國民黨中央至今不願將提名時程儘早確定,選戰中兵貴神速的優勢正一點一點消失。國民黨不儘早確定初選時間等同放棄了2018九合一選舉好不容易積累的熱度,徒然消耗泛藍內部的熱情。

此外,不盡快決定初選時程,同時讓民意代表未來缺乏應對時間,讓黨內立委缺乏彈性時間,來面對自己與不同總統候選人的合作策略。

就「地利」而言,冒然移植「美式分區初選」真的適合台灣這片土地嗎?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從來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因為台灣總統選舉從來不像美國採取選舉人制度,美國總統候選人最終比較的是「獲勝縣市多寡」,所以才要採取分區民調,然而台灣總統候選人比較的是「總得票數多寡」,根本沒有分區民調的需求,對於台灣而言,無論現行的「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或是「全民調」都更有正當性。

對於地方大選的黨內初選,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表示,如果黨內有多人競逐,一定要經過初選全民調的過程。(盧逸峰攝)
對於地方大選的黨內初選,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表示,如果黨內有多人競逐,一定要經過初選全民調的過程。(盧逸峰攝)

鼓吹「美式分區初選」的另一個根基,則是批評全民調會有綠營灌票的嫌疑,然而今年選舉中無論韓國瑜、盧秀燕、侯友宜皆採取全民調,卻無一例外獲勝,反觀全民調若可能會被綠營選民灌票,但更開放的「美式分區初選」連黨外人士都能投票,豈不更容易被灌票?

提出「美式分區初選」的趙少康先生固然可敬,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年新黨經過趙少康「美式分區初選」的操盤下,露出候選人動員的猙獰嘴臉,頻繁出現的黨員賄選、幽靈黨員投票、不當動員等問題,1998年的選舉的結果新黨席次反而滑落了一半,可見該模式難以落實。

就「人和」而言,若初選機制淪為特定候選人的工具,難以符合服眾,更使得黨內陷入分崩離析。

究其根本,「美式分區初選」在美國之所以具有公信力,在於美國有完善的公辦初選機制,以及柔性政黨的美式傳統(黨主席重要性極低),這些都是台灣政黨所不具備的。

所以採取不當的初選機制,撇開「吳系人馬之心,路人皆知」這種對吳敦義主席的誅心之論,現實上由於台灣缺乏公辦初選機制,一旦採取類似「美式分區初選」的模式,吳敦義主席等於成了「球員兼裁判」!實是陷吳敦義於不義啊。

畢竟「美式分區初選」不若客觀的全民調數據,有其客觀的數據抽樣模式,「美式分區初選」本來就需要國家機器作為後盾,移植來台灣後,未來如何認定民進黨的動員投票、人頭黨員認定,幾乎變成黨主席一張嘴說的算,那敗者如何心服口服?

不當的初選機制,若違反了天時、地利、人和,就會使得國民黨領袖本來應該獲得民意支持的舞台,變得與公眾期待越來越遠,無論是「美式分區初選」或是其他選項,國民黨不能短視近利,而要順應民心。

*作者為出版業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