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岳南專文: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而謂有大師

2019-02-08 05:50

? 人氣

「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  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  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圖為北京清大校園景觀。(取自北京清華大學官網)

「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 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 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圖為北京清大校園景觀。(取自北京清華大學官網)

我希望清華今後仍然保持它的特殊地位,不使墜落。我所謂特殊地位,並不

是說清華要享受什麼特殊的權利。我的意思是要清華在學術的研究上,應該

有特殊的成就,我希望清華在學術研究方面應向高深專精的方面去做。辦學

校,特別是辦大學,應有兩種目的: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材。清華的

經濟和環境,很可以實現這兩種目的,所以我們要向這方面努力。有人往往

拿量的發展,來估定教育費的經濟與否,這是很有商量的餘地的。因為學術

的造詣,是不能以數量計較的。我們要向高深研究的方向去做,必須有兩個

必備的條件:其一是設備,其二是教授。設備這一層,比較容易辦到,我們

只要有錢,而且肯把錢用在這方面,就不難辦到。可是教授就難了。一個大

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

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

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1931年。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南京教育部函請行政院同意。十月十四日任命。十二月三日,梅貽琦正式到清華校園就職並作了著名的「大學與大師」演講。有道是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梅貽琦在海外悄然無聲地蟄伏、隱忍了三年之後,終於迎來了展翅騰飛,一鳴驚人的歷史契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1931年梅貽琦奉命重返清華園,面臨的正是一個校長僅處於維持地位,以及完全沒有校長的情形之下,通過教授們共同努力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形領導體制的局面。擺在新科校長梅貽琦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祭出政府法令和最高領袖蔣介石欽定的《國立清華大學規程》,行施政府明令授予的「校長治校」大權,依法強勢組閣與處置校務;一是尊重清華傳統和師生意願,把「教授治校」精神發揚光大。最終,梅貽琦選擇了後者,並協助把它鞏固下去——儘管這個選擇明顯地削弱了他個人獨斷專行的權利。

對於這一抉擇的心理活動,梅貽琦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外人不得而知。但大體而言,與梅氏的性格、德智以及對世局的權衡分不開,或如陳岱孫之推理:「有些可能的原因是明顯的:在出國任留學生監督之前,梅一直是清華的教授,從感情上和對教育的基本觀點上說,他和廣大教師們是一致的。他平易近人,作風民主,學校大事率多徵詢教師意見,這也和他的謙虛平和的性格有關。他似和政治無緣,在他就任校長後頭幾年,連一個掛名的國民黨員也不是。在南京他也沒有政治資本,沒有人事淵源。他只有和全校教師們一起才能發揮他的作用。在清華教師中,許多人是他過去的學生或後輩,他們對於他是尊敬的,他也相信廣大教師是有辦好清華的共同事業心的。同時他也知道力圖控制高教陣地是CC集團既定的派系策略。吳南軒的拙劣表演雖告失敗,但他們是不會就此罷手的,一有機會,還會捲土重來。保留清華這一塊『淨土』,這是他和全體教師的共同願望。一個以教育學術民主自由為號召的校內管理體制,在抵抗和緩和外部政治派系勢力的侵入和控制上也許能起到作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