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參考消息報去(2018)年6月刊載了一則評論,文章是這麼說的:道瓊工業指數10年來的多頭行情,從6千點大漲到2萬4千點(編按:最高曾於去年10月達到26,951點)、上漲逾四倍,「帶來了巨大風險」;同期間,中國A股從6千點跌至3千點以下,「釋放了風險,有力的保護了投資者」。這種完全違反市場現實的外行見解,讓長期套牢的中國投資人看了無不怒火中燒,紛紛在微信朋友圈上痛罵。
然而從最新貿易戰局勢看來,這次中國官媒可能意外說對了。
美方強硬態度 難掩經濟放緩現實
盡管全球股市在元月強勢反彈,頗有一洗去年底頹勢的味道,但1月28日,美國政府正式控告中國科技龍頭華為,舉世目光又重新聚焦貿易戰。這個議題去年已經害慘投資人,從美國政府的動作看來,今年貿易戰勢必繼續讓全球金融市場七上八下;因為種種統計數據都顯示,原先外界認為勝券在握的美國,正面臨和對手中國一模一樣的經濟放緩壓力。
聯邦政府停擺35天後的頭一個工作天,美國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即將到訪、準備敲定雙邊經貿談判之際,舉行了控告華為的記者會。跨部會高層陸續解釋,美國向華為提起23項告訴,是因為該公司的伊朗業務長期違反美國制裁,加上華為涉嫌盜竊美商一款電話測試機器人資料,是公司遭到起訴的兩個主因。
另一頭,劉鶴率領的代表團即將在周三,正式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華爾街日報指出,期間中國可能提議擴大購買美國農產品、能源產品,但同時對於美方要求的深化結構性改革要求,包括取消補貼戰略產業、停止有利於重點國企的監管措施等條件,中國很可能峻拒。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也強調,「華為案與貿易談判是兩件事」。
自從去年六月,美國對總值5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以來,外界普遍認定,美國在這場貿易戰中的贏面遠大於中國。但去年第四季起,美國龍頭企業股價接連重挫,跌勢從蘋果(Apple)展開,近日包括開拓重工(Caterpillar)和輝達(nVidia)也坦言因為中國經濟下滑、衝擊訂單,將調降業績目標,可見美國經濟放緩的跡象已經日益顯著。
被視為美國總體經濟重要指標的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2018年12月也從11月的59.3跌至54.1,其中「新接訂單」項目受創最重,從62.1重摔至51.1,顯示美國自身景氣降溫、貿易戰限制進出口,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已越來越顯著。
總經數據難看 貿易戰預料暫時收尾
「美國經濟成長力道將逐季下滑,但不會硬著陸,」,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林啟超基於數個市場現象判斷,美國短期內難以繼續壓迫中國,雙方貿易戰的第一回合將暫時達成共識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