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在二十五歲時,藉由單峰駱駝與敘利亞進行交易,獲得富孀哈蒂嘉(四十歲)的信任,其後與她結婚而有了極大的改變。他經常到敘利亞洽商,接觸到猶太教等一神教,從而產生新的宗教觀念。穆罕默德對於繁榮而擴大階級差距的麥加感到失望,四十歲時開始到麥加郊外的希拉山洞冥想。他在進入冥想時,感受到大天使加百列(阿拉伯語為Jibril)所帶來的啟示,告知自己為唯一真神阿拉的先知(charisma,卡理斯瑪)。穆罕默德在多神教信仰中心麥加說到「最後審判」已臨近,要眾人信仰阿拉。他自稱可用阿拉伯語傳達神的意志,是「最後審判」前的最後先知。附帶一提,所謂的伊斯蘭,其阿拉伯語意為「絕對歸服唯一真神阿拉」。
然而,穆罕默德三年間的傳教卻只有七十名信徒。不久後,信徒遭受更強烈的批評與迫害。622年,穆罕默德為了避難,毅然決然地往遠在三百五十公里外的雅士里布(其後依「先知之城」之意而稱為麥地那)遷移(阿拉伯語為Hijra)。這個少數信眾遷移的622年成為現今回曆的紀元元年。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長期調停游牧部族間的糾紛,實行血債血償,在協議文書(麥地那憲章)的基礎上,讓伊斯蘭教團(ummah)於整合游牧民族獲得承認。在阿拉伯游牧民族中,穆罕默德被視為領導者。
630年,穆罕默德率領約一萬名阿拉伯游牧軍隊,和平地佔領麥加,破壞約三百六十個部族在卡巴天房中所祭拜的偶像,將阿拉伯半島統一於唯一真神阿拉的名下。在兩年後的632年,穆罕默德驟逝,其一生結束於阿拉伯半島。
被教團併吞的兩大帝國
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教團為避免混亂與分裂,從幹部中選出哈里發(代理者、穆罕默德的繼承者),由哈里發統率教團,蒐集穆罕默德說過的「神的話語」,共一一四章編成《古蘭經》,成為信仰和生活的依據。為了對應穆罕默德自稱是「最後審判」前最後的先知,因此依據《古蘭經》使阿拉伯語成為「伊斯蘭化大空間」(伊斯蘭之家)的共通語言。
在第四代哈里發之前是「正統哈里發時代」,以麥地那為中心,透過授予游牧民族動員權來與外部異教徒開戰的方式,試圖將教團(ummah)團結起來,是對拜占庭帝國與薩珊王朝的大征服運動。遊牧民族利用沙漠並以單峰駱駝和馬匹進行軍事行動,給予因長年戰爭而衰微的拜占庭帝國與薩珊王朝毀滅性的痛擊。
大征服運動是在要地設立阿拉伯游牧民族的軍事據點(misr,軍事城市),其周邊則有阿拉伯人移居的征服活動。他們透過遠征,在核心地設立建有清真寺和市場(bazar)的城市,並使城市網絡化連結,成為伊斯蘭帝國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