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底,前教育部長葉俊榮做了一個放行動作,丟掉烏紗帽。他在管中閔案的決行公文上批示「勉予同意」,讓管成為台大校長。
這事觸怒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指葉不顧行政倫理,要他拿著辭呈「提頭來見」,還當著葉的面批示「勉予同意」葉的請辭。
公文用語「文謅謅」是必要之惡?
管中閔接到這張台大校長聘書,紙雖短路卻漫長,走了三六九天才走馬上任。接下來葉俊榮將歸建台大,不知管校長給葉講座教授的聘書是否也會簽下「勉予同意」?
「勉予同意」這四個字看在一般民眾眼裡是不接地氣、太過迂迴,但「這事攸關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公文用語。」資深官員說。公文用語是給公務員看的,「文謅謅」的用語是必要之惡。
一九九六年六月,連戰選上副總統但仍兼閣揆,引發在野黨不滿。連戰向前總統李登輝請示請辭,李登輝在連戰的請辭公文上批了「著毋庸議」四個字。這老式的公文套語,「毋庸議」這三個字可追溯至滿清道光皇帝對大臣奏摺的批示。這是種上對下的強烈的命令用語,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對於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不用再談了。」也就是說連戰不用辭院長了。不過最後連戰還是在輿論壓力下免兼閣揆。
台灣民主進程已三度政黨輪替。走街頭、穿草鞋的民進黨已穿過兩次皮鞋,但進入體制,也跟著在公文批起「勉予同意」。
儘管如此,藍綠首長在處理或批示公文的風格、使用的文具仍有分別。
近幾年六都市長崛起,新政治領袖公文批示文句直白的程度、文字書寫的美醜,令人大開眼界。
行政院院史館所陳設的檔案顯示,行政院的第一次行政院會,與會首長都是使用毛筆簽名的,對照韓國瑜所謂的「九五之尊」三六二三次行政院會,六都市長都以簽字筆簽名,可說大異其趣。
早期公文撰寫與批示皆為直式,由右至左書寫,首長多以毛筆核示。李登輝都曾使用過毛筆批示。至總統直選後,仍有首長以毛筆批示公文,且多為藍營首長,如前台北市長馬英九與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兩人的小楷字均甚為流暢娟秀。
柯批「不要惹我生氣」網路瘋傳
陳水扁上台以後,行政院長皆改以鋼筆或鋼珠筆批示公文,如江宜樺、毛治國等。至馬政府最後一任院長張善政,首度以原子筆批示公文──二○一六年二月,台灣出現罕見寒害,張批示要求所屬強化寒害因應措施。
民選首長雖不必苛求公文書用字,但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公文批示可謂絕無僅有。
一五年二月,台北市政府外洩一張公文於網路瘋傳,柯文哲批示文「特醜」的文體與遣詞用字,網友們都笑了。柯的批示文:「7萬元之差異,寫一堆公文。幾十億的問題不處理,處理這種事,請自己搞定,『不要惹我生氣』。」批示內容直白,易懂可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