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人士常大聲急呼「核電廠隨時會爆炸、臺灣有23萬顆原子彈…」,反核者也常宣稱核廢料為「萬年無解的難題」。但在去年八月日本川內核電廠重啟後,今年民進黨挺非核家園 312遊行僅約近萬人,比起去年5萬人少了許多。
中國時報3月17日 沈前環保署署長<廢核,為何是2025>一文有很好的提問:「把核電描述得這麼可怕,民進黨為什麼不主張一上台就停止所有核電,卻要2025年才廢核,是什麼道理執政後還要大家繼續冒可怕風險?」
倘反向思考,顯而易見的解答是,核電沒有民進黨及其他反核者描述的那麼可怕,否則臺灣在使用核電30多年來為甚麼從未發生過核災?否則發生過核災的日本、美國與俄國為甚麼仍繼續使用核電?否則瑞士國會最近為甚麼決議不對關閉核電廠時間設限?目前瑞士的電力四成來自核能,多位瑞士議員表示: 「無端關閉仍在運作、且安全的核電廠是件沒有意義又錯誤的事。」
臺灣的核電廠是美式的,美式核電廠的建廠和商轉都直接或間接受到美國核管會的嚴格管制。美國核管會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大眾健康與安全 。此外, 為保障世界和平,美國還要求世界各國簽防止核武擴散條約。因此,美式核電廠的管制原則是:一)核電廠的核燃料絕對不准有發生核爆的可能;二) 因天災或人誤造成的大事故、必須盡量無損大眾的健康與安全。第一項除確保核安外,還使核電燃料不可能被改為製造核彈的原料。第二項是為保障大眾的健康與安全。為確定達成核電廠的核燃料絕對不會有發生核爆的可能,核電燃料的鈾-235濃縮度不超過5%。請注意,鈾核彈的鈾-235濃縮度超過90%。
核廢料固然含很多輻射核分裂產物(如碘-131和銫-137),但核分裂產物的輻射量與半衰期成反比。換句話說,就是核分裂產物的輻射量越強,它的半衰期就越短,或是核分裂產物的半衰期越長,它的輻射量就越弱。因此,核廢料的輻射即使一萬年還不消失,它的輻射量已非常微弱,一點都不可怕。
目前臺灣為甚麼不立刻廢核?是因臺灣的核電廠沒有立即的核災風險,是因臺灣的百姓們要享受使用核電價廉的好處、不願接受電價大漲。
倘臺灣現有的核一、二、三廠仍能安全運轉,臺灣的朝野是不是應向瑞士學習,決議不對關閉現有核電廠的時間設限呢?
*作者為佛羅里達大學前核工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