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亞胖夫」比例再創新高!根據最新出爐的2018國民健康署年報,國內18歲以上成人體位過重及肥胖比例47.1%,再度刷新歷史記錄;另國內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中,也有高達39.3%體重超標。醫師表示,研究證實,一旦BMI(身體質量指數)≧24,不但各項健康指數會陸續亮起紅燈,學習及工作效率也將隨之下降,健康、工作、社交、自信…,人生面臨的損失不只一點點。
2018國民健康署年報指出,根據該署於2014~2017年的持續監測,國內成人體位過重及肥胖比例已飆升至47.1%,較前次2008~2012年的區間調查43.4%增加了4.1個百分點,更較1993~1996年的調查32.7%爆增了14.4個百分點。換言之,過去20年來國內成人體位超標人口比例,平均1年就會增加近1個百分點,有如吹氣球般的快速,堪以一眠大一寸比擬。
怎麼搞的,現代人不是都很重視身材嗎?影響所及,近年國內舉凡由家醫科、耳鼻喉科醫師主持的西醫診所,以及街頭巷尾的中醫診所,幾乎每一家都會為了順應市場需求,掛上「附設減重門診」的招牌;且只要哪間診所經口耳相傳消脂特別有一套,即便需要自費,求診民眾依舊門庭若市。
國健署人員分析,健保不給付減重門診,民眾減重都須自費,而研究發現,那些常年在減重門診出出入入者,卻未必都是真正需要減重的人。相較之下,經濟弱勢族群礙於健康資訊取得管道不足,不少人可能至今還深陷於「能吃就是福」的迷思中;更別提要他們在有限的生活費中,擠出多餘的預算作體重控制了。
飲食精緻化、長時間靜態活動 體重水漲船高
此外,相關研究顯示,國人飲食習慣越來越趨向西化、精緻化;上網、看電視等靜態活動,儼然占據了現代人大部分的空閒時間;滿街櫛比鱗次的手搖飲及速食店,讓含糖飲料及高熱量食物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捷運等大眾運輸系統普及化不足,不少民眾仍以汽、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變相減少了可以天天走路運動的機會…,在在都是國人體位超標比例持續攀高的潛在原因。
另對於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來說,很多人都有「越忙越胖」的困擾,探究個中原因,則可從上班族經常熬夜加班,以及工作壓力如影隨形的生活形態說起。
作息不正常,荷爾蒙瘦素作怪「怎麼吃都吃不飽」
熬夜跟肥胖有什麼關係?開業家醫科醫師李佳綺搖搖頭說:「我的減重門診中,10個抱怨無論如何節食都瘦不下來的人中,就有8個有熬夜晚睡的習慣!」而個中關鍵就在於,那種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的紊亂作息,會對人體的新陳代謝、內分泌及自律神經同時造成衝擊。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則表示,研究顯示,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人體內負責調控饑餓感的荷爾蒙瘦素會發生巨烈變化,讓人總覺怎麼吃都吃不飽。至於生活中未能隨時排解的壓力,則會導致腎上腺皮質醇指數居高不下,腸胃蠕動及消化增強,食慾自然大開。
因此,不是只有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必須準時上床睡覺,想要控制體重的人,也應該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而一般成人睡眠時間只需6到8小時就夠,不用睡太久;另切記早餐一定要吃,三餐定時定量,晚餐則建議在睡前4小時吃完…,如此一來,就能擺脫「呼吸也會胖」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