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親朋好友來往間,總會收到那麼1、2盒柑橘禮盒,柑橘圓滾滾、黃澄澄,美觀又喜氣,一向是過年時期送禮的好選擇。有的柑吃起來酸爽、有的多汁、有的清甜;有的柑外皮偏綠、形狀渾圓,也有的柑造型較扁、果肉小巧而多瓣,更有的看起來根本不像「柑橘」——如葡萄柚、文旦、檸檬,因可相互嫁接,其實也被歸類為柑橘。
柑橘的種類繁多,光在台灣就有種植超過15種,我國一向被稱為「水果王國」,今年生鮮水果出口總額達1.3億美元,突破歷史新高,其中柑橘類就佔1成。以下比較柑橘類的每個「第一名」,對於有「冬季水果之王」美譽的柑橘,大家了解多少呢?
1. 年產量最多
答案是柳橙。如今柑橘在全台共有2.6萬公頃的栽種面積,遠超過香蕉和芒果,是台灣栽種面積最大的水果作物,進一步還可細分成柑類、橙類、柚類等。一年12個月,月月都是不同種柑橘的收穫季節,早熟種如麻豆文旦從8月上旬開始採收;椪柑10月上市;11月採收柳橙;晚熟種的桶柑、茂谷柑則在2月後上市。
椪柑一直是國內柑種栽種面積的最大宗,以農委會2018年的統計來說,椪柑種植面積達5492公頃,產量為12.7萬公噸;柳橙的種植面積雖比椪柑略小,年產量卻比椪柑高出3萬公噸。有趣的是,我國10年來柳橙年產量皆超過13萬噸,卻出口不到千噸,反而在5、6月相對為柑橘類的淡季時,台灣會從美國、日本進口較多的柳橙,其餘柑橘自產時則進口較少,足見國人對柳橙之愛。
2. 外銷第一名
答案是文旦柚。文旦柚1年出口3400公噸,其次是椪柑,1年外銷2900公噸。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林家榮說明,除了2017年寒害與颱風嚴重、水果外銷受挫以外,10年來柑橘類的外銷量逐年成長,如柑類就一路從2000多公噸,成長到去年的6200公噸;柚類去年共有3300公噸銷往國外,約佔柑橘外銷的3成,出口對象以華人市場為主。
我國6200公噸外銷的柑類,近半銷往中國,3分之1賣到香港,再來是新加坡,另外馬來西亞、加拿大等華人聚集處也有不錯的銷售成績。林家榮指出,台灣氣候條件佳,且在技術與研發上投注許多心力,種出的柑橘比較甜,即便價格上比較沒有優勢,但勝在品質,每年11、12月到2、3月期間,年節或中秋節送禮時,是柑橘在海外最受歡迎的時機。
3. 最耐放的
答案是茂谷柑。茂谷柑約從1月中開採到2月結束,2到3月上市,保存條件良好下,最長可以放到5月;同時期上市的桶柑也能放到4月。至於12月就採收完畢的椪柑,則可放到過年。農糧署解釋,因為茂谷柑含酸度比較高,加上品種本身的差異,因此較能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