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擋住蔡英文發展再生能源的第一哩路?離岸風力發電還缺這5陣風…

2016-03-21 08:50

? 人氣

民進黨立委陳曼麗於立院召開「離岸風力大步走」座談會,現場一隻隻的麥克風仿佛一座座的風力發電機組。(顏麟宇攝)
業者在「離岸風力大步走」座談會中大吐苦水,現場矗立的麥克風彷彿一座座的風力發電機座。(資料照,顏麟宇攝)

【風阻1】行政程序繁瑣 缺乏單一窗口

由於離岸風機架設近年才興起,釐清適用法規和責任歸屬在所難免,但碰上跨部門協調能力不足的政府,業者也只能跟著一起當無頭蒼蠅。一件離岸風機架設案,環評要找環保署、海岸管理要找內政部,同時國產署還要來釐清在海上蓋風機究竟算不算使用國有財產…。福海風力發電公司事業發展部副理王瀧指出,審查常常是重複的事情來回十多次,而且當碰上一邊點頭、一邊搖頭的狀態,業者完全無所適從,原訂的開發時程也全被卡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王瀧舉例,送件時交通部航管局說擔心風機擋到燈塔、影響航行安全,但風機業者既沒有船,又不了解航道設計,推動離岸風電的能源局卻都未介入協調。另外,有的風機並不位在漁場、不適用漁業補償辦法,漁業署竟然要業者自己去跟漁會協調、「他說好就好」,形同將權力拱手讓人。

海洋風力發電公司總經理特助鄭燦然指出,如果政府能有單一窗口讓業者「一站購足」,自然能加快風機架設速度。王瀧也說,如果中央政府能把審查機關設在政院層級,漁業署、交通部或環保署有意見,就由各部會直接坐下來整併協商,讓業者一次說明,就不用浪費彼此時間,「不然光是計畫書就印不完,做節能產業,光砍樹就不知道砍幾棵!」

【風阻2】國內相關產業 趕不上風電腳步

一座離岸風機架在海上時,要先在海平面下打下50公尺長、重達700公噸的基樁,再拉起21層樓高的機柱、掛上65公尺長的葉片,一切作業都在海上進行,需要大型工作船、機組和港口配合,但國內相關產業還沒發展完全、加上台中港載重不足,都成為業者隱憂。去年便有業者因此改找中國大陸工作船,卻被立委質疑有國安疑慮,要求政府不得放行。

台電再生能源處長陳一成也說,台灣的離岸風力開發示範計畫,內容、期程都已經清楚公告,但相關的船機產業明顯還沒趕上,讓背負採用國產化產品的台電「相當緊張」,擔心即使拿到開發許可,海上工程可能到2018年都無法動工。陳一成無奈指出,產業接不上,也不能怪國內相關業者麻木不仁,因為整套產業系統尚未定調,加上風機還沒實際運轉,業者看不到明顯商機。

除了工作船,屆時要如何把海上風機發的電引回陸地上使用,也是一樁難題。現在能源局劃設的風場多集中在彰化外海,但在缺乏海上變電站的狀況下,每架風機的電纜都必須單獨上岸。然而,依工程顧問的建議,每條電纜架設間隔需為水深的兩倍、意即水深15公尺處纜線間隔就要30公尺。王瀧擔心,依能源局預計架設500支風機的密集程度,屆時海上「恐怕除了魚、就是海底電纜」。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