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總統蔡英文預計2025年全面廢核,以再生能源發電量的500億度取代核電缺口。細看能源局規劃的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藍圖,可以看出目前陸域風力及水力發電的電源開發已經接近飽和,要接上未來15年的能源缺口,重擔接著就要落到發電量佔目標3成的離岸風力上。
能源局對台灣離岸風電的信心並非空穴來風。拜每年10月起固定造訪台灣的東北季風之賜,台灣海峽的風場開發潛力在全球數一數二。根據英國風力顧問機構4C Offshore的資料,全球前100大風場中有高達62個位在台灣海峽,其中有53個歸台灣所有。德國離岸風電開發商WPD,也點名台灣是他們在歐洲風場之外的首選目標。
進度落後 每年要裝逾百支風機才來得及
看準風電是接下來再生能源發展的要角,總統馬英九在2011年訂出「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預計2015年要開發國內第一座離岸風場,2030年前總裝置容量要突破4GW、發電量136億度。能源局也因此在台灣西部外海劃設了36個風場,供民間業者申請開發,並選中福海風力發電公司(永傳能源投資)、海洋風力發電公司(上緯轉投資)和台電等3家做為示範獎勵計畫,補助每家公司架設2架風機的一半費用,希望他們能在2015年設置示範機組、2020開發示範風場。
如今3家業者的進度卻明顯全都落後預期,馬英九喊出千架風機口號後5年,台灣海峽上仍是一片靜悄悄,不見任何一台風機的蹤影。落腳於苗栗外海、跑得「稍微」快一些的海洋風力發電公司,預計今年6月才能開始裝機、最快年底運轉;另一家風機設在彰化外海的福海風力發電公司還在等漁會許可,預估最快明年裝機。和福海風力發電一樣搶到彰化外海的台電,則還在卡在電業籌設許可申請,最快今年底才要招標風機設備、2019年才能安裝。
技術準備好了 業者大嘆「東風」不來
千架海陸風機計畫出師不利,緊接著要上任的蔡英文卻把時程提前5年,若以每架離岸風機裝置容量4MW推算,則從現在開始,每年都至少要在海上「種」下100支以上的風機才來得及。然而,起跑落後了、要後來居上,靠的可能不止是經濟部長鄧振中所說的「要很拚、很拚」,對業者來說,阻擋東風的那堵牆,其實不在技術,而是一個缺乏跨部門整合的政府、和無法落實的風電發展口號。
3月17日下午,蔡英文宣布新閣揆人選的新聞還鬧得沸沸揚揚,新科民進黨立委陳曼麗和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已在立法院舉行離岸風電座談會,找來能源局、國內外風場開發商及公民團體對談。先上台的能源局代表,照例勾勒出政府心中美好的離岸風力發展願景,但緊接著發言的業者卻紛紛大吐苦水,強調機組都準備好了,卻被各種非技術因素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