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lphaGo與李世乭3月份的人機大戰,電腦圍棋以4比1擊敗10多次世界圍棋冠軍、世界排名第五的圍棋高手。第一天比賽在YouTube平臺吸引超過10萬人線上觀棋,騰訊、樂視幾天的同步轉播吸引6000萬網友觀看。報導AlphaGo及其開發公司DeepMind的網頁已經超過600萬,浩浩蕩盪掀起另一波人工智慧的熱潮。
AlphaGo的人工智慧是以人工神經網路為核心,配合樹狀搜尋,與先前IBM深藍擊敗世界西洋棋冠軍的蠻力搜索辦法不大一樣。並且它的人工神經網路採用非監督的深度學習,有自我學習的功能可以跟別的電腦對弈增強實力,成果令人驚艷。
人工智慧簡史
人工智慧不是新鮮事,早在四、五十年代之前就有觀念上的討論,主要分為計算派(computationalist)-藉高速序列形式電腦如圖靈機,艾倫·圖靈(Alan Turing)在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如果一台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身份,那麼稱這台機器具有智能。聯結派(connectionists)-模擬神經細胞接受刺激而產生認知,藉操控記號產生特定規達到模擬智慧。1943年沃爾特‧皮茨(Walter Pitts)和沃倫·麥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發表神經網路的數學模型的論文-"A Logical Calculus of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唐納德·赫布(Donald Hebb)在他1949出版的行為組織一書指出如果機器能學習,在它內部需要有某種變化來表達學習行為,即赫布規則(Hebb’s Rule)。還有一派採用電腦模擬方法研究細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a)、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及計算生物學(Computational Biology)的機制,利用電腦模擬來理解智慧法則產生的機制。1940年代電腦之父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就曾經設想有種細胞自動機能讓各個細胞按照預先設立的規則,隨時間改變細胞的狀態。1970年英國數學家約翰·康威按照馮·諾伊曼的構想發明了康威生命遊戲(Conway's Game of Life)來模擬的細胞自動機。
1956年在達特茅斯一次會議中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名稱及任務被提出來並得到與會者的認同,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的正式下水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