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影帝亞伯芬尼8日病逝於倫敦一家醫院,享壽82歲,留下《大智若魚》、《集結風暴》、《永不妥協》、《歡喜冤家俏佳人》、《化妝師》、《安妮》、《小氣財神》、《湯姆瓊斯》等經典作品。亞伯芬尼在2007年罹患腎臟癌,之後就很少公開露面,最後一部大銀幕作品則是2012年的《007:空降危機》。
亞伯芬尼(Albert Finney)1936年5月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郊區,從小就喜歡舞台演出,皇家戲劇藝術學院(RADA)畢業之後進入大名鼎鼎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很快就成為第一流的莎劇演員,被視為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的接班人。
1960年,亞伯芬尼以大導演湯尼李察遜(Tony Richardson)的《娛樂家》(The Entertainer)進軍大銀幕,同一年的作品《年少莫輕狂》(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讓他拿下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Awards)「最佳新人獎」 。
特別的是,當時大導演大衛連(David Lean)籌拍一部經典大片,經過一連串試鏡敲定亞伯芬尼擔綱男主角,但亞伯芬尼不願與製作公司簽長約,最後還是推辭。這部經典就是《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亞伯芬尼將男主角讓給他在RADA的學長彼得奧圖(Peter O'Toole)。
但亞伯芬尼的「星光」終究難以掩抑,1963年以《湯姆瓊斯》(Tom Jones)大紅大紫,贏得BAFTA與金球獎(Golden Globe)最佳男主角,並獲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但是敗給《 野百合》(Lilies of the Field)的薛尼鮑迪(Sidney Poitier)。後來亞伯芬尼又以《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1974))、《化妝師》(The Dresser)、《在火山下》(Under the Volcano)三度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入圍最佳男配角獎,但始終與小金人無緣。
《湯姆瓊斯》讓亞伯芬尼名利雙收,從此不愁生計,可以精挑細選自己感興趣的角色,並且持續演出舞台劇。他的銀幕角色很少重複,從愛爾蘭幫派分子、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神探白羅(Hercule Poirot)、狼人、美國南方律師、英國首相(Winston Churchill)、中情局(CIA)科學家到蘇格蘭獵人,讓影迷目不暇給。
或許是有先見之明,亞伯芬尼從來不參加奧斯卡獎頒獎典禮。此外,他13度入圍BAFTA、9度入圍金球獎,各拿下2次與3次最佳男主角獎。
英國王室兩度要以贈勳、授爵表揚亞伯芬尼的成就,但是都被他婉拒,理由是:「我覺得『爵士』這種頭銜多多少少促成了英國人的一種痼疾──勢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