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快樂學習的迷思
「成績普通就好,我希望孩子能快樂學習!」許多開明的家長,往往將這句話掛在嘴邊,的確令人稱羨,有對「貓爸貓媽」而非「虎爸虎媽」,但快樂學習這件事,真的存在嗎?許多站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幾十年的經驗告訴他,快樂學習往往只有「快樂」,而沒有「學習」;就如同所謂的戶外教學,往往只是人物場景移動到了戶外,卻沒有絲毫學習的氛圍,眼見同學們紛紛拿出新款Iphone、PSII在戶外「學習」,實在令人擔憂。因此,除了「快樂學習」、「考試獨尊」的教育模式都不能正確貼近生活,應該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用何種方式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培養自律、自主學習的能力?都有待社會各方的建言。
四、亞洲v.s.歐美,教育大不同
筆者並不認同許多同學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真羨慕歐美學生都不用念書,三點下課就好。」這句話暗藏著相當程度對教育體制的不熟悉。在探討任何議題前,都必須考量國情、風俗文化上的差異性。戰後,韓國、日本、台灣、中國等這些東亞國家,透過「有效、密集的教育」,進行「壓縮的現代化」。把歐美國家二、三百年才能達到的現代化歷程,透過教育體制,在五十年內就壓縮完成了。透過升學淘汰機制,很有效率的讓學生能夠透過「苦讀」來跳脫傳統的社會階級,因此,在父母年輕時的世代,他們清楚的知道教育是帶來財富的最快捷徑,即使辛苦,也能努力維持學習動機。
但將時間軸拉回現在,台灣已可列為已開發國家的一員,在各項基礎建設、社會福利上都有相當的進展,經濟也已達到成長停滯的時期,學歷通膨、念大學並不一定能確保未來豐衣足食。社會多元化的同時,教育體制卻沒有特殊改變,仍以「考試技巧」為主軸,誰能考最高分,誰就是贏家。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榮譽教授佐藤學指出:面對未來,教育的目的應該改變,競爭教育要變成共生教育、量的教育要變成質的教育,有目的的教育要變成有意義的教育。與其讓孩子考高分,不如讓孩子知道認真念書不單單只是為了拿到一流大學的門票,更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學習教育足以改變自己的一生,向社會貢獻所學。
五、線上學習,無往不利
你曾經聽過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可汗學院,一個免費的線上教育網站,被許多人稱為24小時無休的貼身家教,就連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孩子都曾受惠,這個網站擁有四千多支長度約十分鐘的數學、科學、歷史等教學影片,內容涵蓋小學至大學,截至二○一三年十月止,觀看率已達三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