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5月4日──提倡「德先生」與「賽先生」的五四運動百年

2019-05-04 07:40

? 人氣

在各項「舊制度」中,在魯迅筆下會「吃人」的儒家倫理,最為知識分子詬病。取而代之受到歡迎的是主張人人平等的「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而在知識生產方面,西方現代的「賽先生」(Science;科學)則備受提倡。除此之外,魯迅、陳獨秀、胡適等人提倡的白話文,也乘著這波運動成功推行,這個文體改革並非僅僅改變人們的行文與創作,更在日後促進了教育的普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梅眙琦探望胡適。
胡適晚年。
參與巴黎和會的中華民國代表。(wikipedia/public domain)
參與巴黎和會的中華民國代表。(wikipedia/public domain)

醞釀中的不同「救國」路線,日後不同的五四記憶

在一戰結束當下,威爾遜(Woodrow Wilson)《十四點和平原則》中的「民族自決」概念,讓當時的(半)殖民地知識分子欣喜若狂,其中也包含中國的意見領袖,比如胡適與陳獨秀都曾因此視威爾遜為人道主義的表率。不過,在由美法主導的巴黎和會過後,亞非的被殖民者們開始察覺,列強的外交政策實質上仍由帝國主義掛帥。特別是《凡爾賽條約》中山東的歸屬,更令中國知識分子對威爾遜感到失望,除了在當下使他們五四運動中大力反對中華民國疲弱的外交手段,長遠而言,也使他們以更具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各種來自西方的「主義」。

其中有部分人士,在對美國為首的強權大感失望後,毅然轉而投向國際當時的另一勢力——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將社會主義思想引介到中國。這些變化都與五四牽連甚深,因為這場運動引燃了迫切期望改革的風氣,方才在社會中營造出吸納、翻譯、討論各家西方思想的公共空間。因此,在中共的敘事中,正是五四運動促成了布什派在亞洲的興起,為日後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的崛起鋪下墊腳石,中華人民共和國更訂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以茲紀念。

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wikipedia/public domain)
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wikipedia/public domain)

而在其他地方,五四則成為民主與自由的代名詞。亦有論者認為,這場社會運動不僅對於中國而言意義非凡,也鼓舞了當時海峽彼岸的台灣知識分子、以及東京的台灣留日學生,對日後在日本殖民政權下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起了激勵的效果。不同歷史意識對五四運動的多元記憶與詮釋,反而更加彰顯了這場百年前社會運動的劃時代意義,及其對中國與東亞這百年來的深遠影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