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踏上全面執政的第一步,面對綠營委員們頻頻暴走,蔡英文的政治誠信在浩鼎醜聞所受的打擊,廢死、廢核的立場上的轉趨沈默,國家定位以及兩岸關係的模糊曖昧。或許,民眾該給民進黨多一點時間,畢竟入主中央政府前,重大議題不給答案,是策略性的考量,對外界的質疑,不理會不解釋的姿態,選舉前就已是如此。
但究竟是時間一到,民進黨就真的會給答案?還是「答案只能等時間來沖淡」?
民進黨執政的態度,將決定未來的四年甚至八年,台灣究竟還能向前邁進幾步。這次選舉的結果如此懸殊,綠營大喜,藍營也鬆了一口氣,台灣政黨輪替近乎等於「國家輪替」的動盪式民主,一罵八年所創造出難以想像的名嘴經濟,把馬政府批到體無完膚才有收視率的怪現象,其實也該停一停。
2000年首次失去政權的那股悲憤已經遙遠,2016年政黨再次輪替,選民們多了一份好整以暇,看著終於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如何證明自己比國民黨好,證明綠色執政讓台灣更好的冷靜與漠然。當問題無法解決時,訴諸民粹來製造更大的問題,在善良的台灣社會確實行得通。太陽花學運讓佔領立法院的年輕人,取代了全民投票所賦予代議士的民意比例,反課綱微調的學子們,取代教育部及歷史學家的專業,要編寫出自己想要詮釋的歷史方向。
當中華民國國號無法改變時,一張「台灣國」的護照貼紙,為台獨支持者提供心靈上的小確幸。綠營執政縣市風起雲湧,四處拆國父孫中山、前總統蔣中正的銅像,也讓獨派團體感受快意。只是民進黨在全面大勝後,是否願意透過國會多數優勢來進行國家主權相關的修憲案,還是以意識形態的小動作來安撫台獨基本教義派,繼續陷入「拆中華民國的牆角,卻又不敢真的推到倒」的矛盾情結?
民進黨在國家認同問題上糾結多年,拖累了國家向前發展的力量。以推翻中華民國政體,推動台灣獨立為出發點,一次次對國家體制、法律底線、歷史事實甚至社會道德的衝撞與破壞,在取得政權上,或許是成功的策略,但真正當家執政,面對國際及兩岸政治現實時卻對台獨主張又遮又掩,不僅辜負了自己綠營的選民,花了八年時間在國政上極盡掣肘之能事,沒有台獨神主牌的民進黨,剩下的,只有對中華民國的虧欠。
*作者為前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現居洛杉磯,「野台」主筆,羅省至德三德公所首位台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