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程遠觀點:封存核四的鄉愿,如今誰有選擇權?

2021-05-06 06:40

? 人氣

核四廠命運多舛。(王伯輝提供)

核四廠命運多舛。(王伯輝提供)

藻礁議題與日益嚴重的空污問題,讓8月28日的公投備受矚目。面對民意的直球對決,總統蔡英文以及綠營立委抨擊前總統馬英九七年前的封存核四,如今要求重啟是改變立場,攸關國家安全的電力政策,也淪為「誰才是昨是今非」的泥巴仗,媒體環境的驟變以及親綠粉專加持下,任何團體想透過公投還原歷史真相,達到推動理性電力的理想,結果恐不容樂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七年前,筆者率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訪問團入總統府,會中馬前總統提及核四時表示「核四停工不停建,是為了給後代子孫保留一個選擇權,讓大家萬一面對限電或電費高漲時,能有一個選擇。」當時馬對核四所謂的封存,從來不是以「終結」為目標,而是圖以擱置爭議的方式,延後解決問題的時間壓力。當民眾經歷缺電、電價高漲、空污嚴重的現象,社會自然啟動反思的機制,才可能讓「台電藏電」這類政治語言回歸謊言的本相,讓核四有被專業評估與付諸全民公投決定去留的機會。

民進黨執政的五年,電力吃緊時選擇了重啟核二,限電與調漲電費壓力如影隨形,「藻礁永存」與減碳承諾棄之如敝屣,而被迫「以肺發電」的民怨,更為核四公投的成案提供充足養分,離岸風電與砍樹種電對於國家財政與環保上的負擔,累積出對抗民進黨「非核家園」的本錢。

蘇貞昌認為核四是「拼裝車」,不可能也不該重啟,但避談陳水扁執政時片面停建才是核四被貼上拼裝車標籤的始作俑者; 當年增加核四預算,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要求台電對核四「如質、如期完工」,也輕描淡寫的把自己能源政策上的前後矛盾,賴給當時在野的國民黨。以命相逼,用絕食讓馬英九低頭封存核四的林義雄,在蔡英文重啟核二時選擇噤聲,在推動「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黃士修被中選會刁難絕食抗爭百餘小時,林義雄仍堅持神隱。

當年馬英九「代表政府」以一張卡片,對林義雄做出封存核四承諾,隨著民進黨「時空環境不同」浮動標準下,讓「反核只因於反國民黨而存在」的真實面貌更為清晰。綠委蘇巧慧提案要求連署書需附身分證影本,為公投設下高門檻,身為核四公投苦行者的林義雄仍繼續裝聾作啞,足證馬英九當年確實「所承諾非人」,「給後代保留的選擇權」都如風中殘燭般忽明忽滅,辜負大多數人民的需求卻妥協於民進黨的政治勒索,如今看來是何等鄉愿。

台灣罹患肺腺癌人數增加,堪稱是反核所引發的「另類核災」。馬前總統想藉由核四封存,讓時間證明來核能的不可或缺,但許多人的生命也在蔡政府手中殞落作為代價,成全民進黨利用反核累積的政治所需的能源、也豐富了搶食風電綠能大餅的民進黨派系的荷包。 (相關報導:搶食10兆綠電大餅 民進黨新潮流金主入股天力離岸風電

日本以核災國的身份重啟核電,蔡政府未作質疑,對於日方將核災廢水排放入海中的決定亦不做批評,謝長廷以「損台利日」的方式為其護航,更獲得總統府的背書。台灣核能議題走到今天,從政治出發,從自虐終結。當世界對核能倚賴持續增加,反核立場鮮明的民進黨總能展現對國際核能應用上的充分理解,唯獨台灣只能讓舊核電廠延役,火力發電空污蔽日,堅持拆解待啟動的核電廠。

當日本核災廢水入海,要求核災食品輸台,民進黨選擇讓台灣「不蒙核能之利,卻受日本核災之害」。在國際社會中「優先爭取自己國家利益」的普世價值下,民進黨這種「虐己」的執政方式,很難不受到歡迎。

封存核四,或許抱著有解封重啟的機會,但從民進黨執政的第一天起,許多家庭的破碎都已註定。

*作者為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前總會長現任顧問會總召集人、「評見不移」專欄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程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