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風傳媒這篇「看不慣台灣人低價代工外國名牌牛仔褲、再花大錢買回來,台大生創業奪回驕傲!」,不禁感嘆:台灣曾是享譽全球的服飾王國,但幾十年過去了,還是在原地踏步。紡織成衣業需要大量廉價人力,有能力的業者,把生產線跟污染帶到中國、東南亞,做的還是原來那套為人作嫁衣的代工;規模不如人的,就只能逐漸凋零,當年的女工已老、年輕人又不願投入,唯一優勢只剩產業老故事,可以讓募資文青說嘴說嘴。
老奶奶採針車手工一件件縫製的同情牌,可以套在單寧褲襯衫布包帆布鞋上,網友買單屢試不爽,證明會說故事不是壞事。台灣要靠行銷走出全球,正需要這種軟實力。問題是名不符實,設計質感趕不上網頁上精美的文案,花錢買夢的募資,反而成了施捨夕陽產業的濫情贖罪券。
這類新創品牌動不動哭喊台灣人不在乎本土產業,只買國外品牌搞垮台灣服裝業,簡直是挾國族主義綁架消費者荷包的詐騙集團,然而卻偏偏能吸引熱血愛台人買單。衣服設計感用料如何早就沒人在乎,畢竟花幾千塊就能買份挺台灣救弱勢的自我感覺良好,還能在社群媒體上刷刷存在感才是重點。
台灣人穿衣品味雖然越來越好,卻還在開發途中,這得歸因於選擇太少,對自己沒有自信,才會讓文案光環凌駕產品本質,無論名牌或前述的新創品牌,都證明有些人穿的根本不是衣服,而是虛無縹緲的認同,例如前幾年本來主打MIT而廣受好評的本土成衣大牌,在被踢爆生產線移師東南亞後,衣物質料雖如故,聲勢卻如樹倒猢猻散,不難窺見當初的支持者根本只在乎MIT三字,而非衣物設計感。
曾被日本人嫌棄土氣不屑穿的成衣商UNIQLO,靠著聆聽年輕族群心聲,大刀闊斧撤換企業形象,並致力從織品科技下手,導入新技術提升品質、並藉與知名設計師聯名、啟用在地大咖明星代言等手段得以轉型,如今成為立足全球的快速時尚品牌代表之一。又如H&M、GAP、ZARA、Forever 21等品牌,在老外眼中是唾手可得的平價牌,為何到了台灣就引發排隊,台灣人的全球服飾品牌又在哪裡?
MIT不代表什麼,設計力才是真功夫。單賣故事的招數騙不動老外,只能躲在島上騙騙自己人。台灣不是沒有設計人才,吳季剛、古又文、詹朴,都是設計理念新穎的設計師,並成功結合東方元素入高級訂製服,是讓老外認可買單的新銳,但要不是他們在海外嶄露頭角,成為媒體口中的「台灣之光」,又怎能紅回台灣?
實踐服設、輔大織品是國內作育服裝設計師的兩大系所,帶著夢想報考者多,真的在台灣從事相關行業者卻寡,即便真的走入服裝業,也往往淪為成衣業者的打版師,負責複製歐美伸展台上型錄裡的流行元素。業者不肯把轉型大任授權給新銳設計者,卻又推給人力成本吃緊,無法承擔市場考驗風險。轉型不能只靠說故事,消費者不是笨蛋,老奶奶的故事聽膩了,新創團隊賺飽退場了,誰來繼續拯救台灣的服裝產業?
(作者曾任職時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