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既因親戚關係而贏在起跑線,為何 Suzanne 會輸在終點線上?究其原因,論文認為與 Vanessa 的關係網較廣博有關。Suzanne 因哥哥之名,躋身達達主義者的圈子,但她在圈子內,始終只與哥哥杜象、丈夫 Jean Crotti 及世交 Francis Picabia 來往,為人不好社交。
相對而言,Vanessa 因吳爾芙的關係,活躍倫敦文藝圈子 Bloomsbury Group。她同時廣交英國以外的收藏家與贊助商,如 Gertrude Stein,甚至結識俄派芭蕾舞(Ballets Russes)創辦人 Sergei Diaghilev,及其圈內的劇場製作人和藝術家。這樣以致 Vanessa Bell 的知名度相對較高。
研究進一步發現,假如藝術家廣交外國朋友,社交網得以伸延至國外,名成利就的機會往往更高。Ingram 認為,這反映擁有多元文化經驗的藝術家,較有能力把自己的作品推銷至外國市場,異地文化又反過來啟發他們的創意。即使撇開創意不論,「藝術家本人亦從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cosmopolitan identity)中受益。」
Ingram 再三強調,社交網絡對藝術家的個人發展至關重要:「它可保證你在市場上佔一席位。假如你與不同類型的人來往,更有可能吸引別人的興趣,更容易吸引人關注。」雖然這項研究針對百年前的先鋒藝術圈子,但他相信這番道理歷久彌新。
本圖/文經授權轉自*CUP(原標題:藝術家成名首要靠人脈,創意是其次?)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