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的成因有三,先天性的基因缺乏、後天退化以及疾病併發。第一種的先天性的基因缺乏是指基因影響,其自喝母奶時便有腹瀉問題。第二種為後天退化,不同人種在基因片段上分佈不同,而影響腸道內的乳糖酶分佈,如華人或東方人系統的基因,在進入成年之後乳糖酶會快速地消失,但它不會完全消失。第三種為疾病併發,當腸胃道不舒服或感染疾病而動手術時,會併發腸內的乳糖酶減少。台灣人最主要的乳糖不耐原因為後天退化,部分則為疾病併發所產生,在先天性基因缺乏的比例上非常少。雖然人成年後隨著後天退化因素,腸內的乳糖酶會減少,但是真正造成乳糖不耐症的比例不高,腸道內的細菌仍會協助消化部分的乳糖。
乳糖不耐患者在飲食方面可透過訓練方式來嘗試,由飲用少量為基準並視身體耐受的情況而逐漸增加飲用量,如以初期可採用飲用10毫升來嘗試,再增加為20毫升逐步進行。另外亦可選擇無乳糖或乳糖成分較低的產品,如優格、起士或優酪乳等,同時評估自身狀況。
如何預防食物過敏?
在飲食上民眾多少有對於是否需要篩檢過敏原有疑慮,其實在很多相關研究甚至台灣兒科的醫師都有建議不一定要去做篩檢,在飲食上食物攝取確實有可能增加IgE抗體的濃度,但是理論上會引起過敏反應時身體卻沒有任何症狀產生是因為人擁有耐受性,因此當有慢性過敏症狀產生時可以針對食物來試驗,例如吃炒飯後感受到皮膚有過敏現象,可以思考炒飯中的成分,炒飯含有蛋、米或是鮭魚等食材,以嘗試避開單項食材的方式,若狀況有改善,之後再將食材加入飲食項目中,而當食材再次放入食用時卻發生過敏反應,便能判斷此食材可能是過敏原,日後方可加以避免。
預防食物過敏還可透過觀看食品標示的方式來避開,台灣在去年7月1日已全面實行食品產品的過敏原標示,如產品含有有蝦、蟹、花生食材等,同時食品製作管線中相關產品避免管線交叉影響,亦必須標示列出。歐美國家對於過敏原標示推行已久,在現今台灣政策的推廣下,民眾及消費者可透過養成觀看產品標示的習慣來保障自身,同時篩選飲食內容。
本文作者/口述=林世航(好食課創辦人)撰文=曹皕晴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林世航:喝牛奶腹瀉不一定是牛奶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