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晚出現的駭鳥是「泰坦巨鳥」,牠們的祖先從南美遷徙到北美大陸,體型巨大,速度敏捷,跟現在的鴕鳥很相近,牠們可以輕易踩斷牛的大腿骨,強韌的鳥喙借助上下震動,可以快速的將獵物腦袋扯下。根據科學家研究,牠們的喙結構就像現代的禿鷹一樣,堪稱最可怕的肉食性動物之一。考古發現牠們從南美大陸發跡,到後來在北美大陸絕跡,滅絕的原因與氣候變遷有很大的關係。
5. 泰坦巨蟒(Titanoboa)
出現於6000到5800萬年前古新世的蟒蛇,全長達20公尺,體重超過1100公斤,身寬厚達1公尺,身型龐大無比,也是至今地球上最巨大的蛇!無毒但是力大無窮,補取獵物時,牠們先將目標物勒死再食用,科學家推測其纏繞力可以將一輛重型卡車扭到變形,因此,即便遇到其他巨獸也無需害怕,專家推測牠們平時可能是以「鱷魚」為主食。
巨蟒化石最早於2009年發現,古生物學家在哥倫比亞北部的塞雷洪煤礦發現28條當時的巨蟒化石。他們生存於熱帶雨林,當時可以說是百毒不侵,沒有任何天敵,因此才可以長得奇無比。5800萬年前消失在地球,目前還找不出滅絕原因。
6. 劍齒虎(machairodus)
出現於3600萬~2萬年前的始新世至更新世晚期,前後出現許多物種,牠們身型比現在的貓科動物龐大,大致像熊一樣大,嘴巴可張到120度,一對彎狀的利牙可刺穿獵物,其他如牛排刀的鋸齒,使其切割獵物更為方便,牠們速度並不快,獵食對象也是速度中等的哺乳類動物,像是象類、牛類。
化石廣泛分步於美洲、歐洲、亞洲以及非洲,古生物學家認為劍齒虎不像現在的貓科動物聰明,從化石中可以看到有些有關節炎,甚至有些已經跛腳,代表他們在捉捕獵物過程中,會不小心中計跌傷。滅絕原因可能是其敏捷速度不及其他更靈活的獵物,導致食物短缺。
7.桑氏偽齒鳥(Pelagornis sandersi)
出現於2500萬年前的漸新世恰特期,翼展可達6.1~7.4公尺,等同於「獵鷹式噴射機」的長度!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翼展最大的鳥類(現存翼展最大是信天翁的3.5公尺),最特別的是牠們重量僅22-40kg,卻可承受大扇的翅膀輕易在空中翱翔,堪稱「空氣動力學的奇蹟」。
牠的腳十分粗短,科學家推測其起飛方式僅能透過「從高處跳下」的形式,飛行速度估計可達每小時60公里。
獵食主要為海上滑翔尋找食物,牠們視力極佳,翅膀肌肉十分發達,鳥喙的邊緣有類似牙齒的構造,可以協助將獵物緊緊咬住避免鬆脫。化石最早於1983年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機場被發現,滅絕原因至今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