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法國人跟台灣人對古蹟燒毀的態度差這麼多?從巴黎聖母院大火看兩國文化保存差異

2019-04-18 12:59

? 人氣

巴黎聖母院15日發生大火(AP)

巴黎聖母院15日發生大火(AP)

巴黎聖母院在2019年4月15日發生大火,一座塔樓在火災中燒塌,一時之間許多人關注到這座聖母院,那尖塔倒塌的瞬間連筆者身邊不關注古蹟的朋友,都分享並發表心情,那糟糕的心情如同自己家被燒了!這時有不少在進行台灣文資保存的朋友提出台灣也有不少古蹟被燒毀,如苑裡公有市場,台中鐵道宿舍群等,但卻在台灣卻沒有多少人要關注這些古蹟與歷史建築,希望大眾仍關注這些被燒毀及消逝的古蹟與歷史建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災後的苑裡市場(圖/作者提供)
災後的苑裡市場(圖/作者提供)
20號倉庫後方的台鐵宿舍群災後現場(圖/作者提供)
20號倉庫後方的台鐵宿舍群災後現場(圖/作者提供)

然而,在台灣古蹟保存的弱勢中,似乎每當只有古蹟在燒毀後才有了幾天的關注,之後便消失,而巴黎聖母院卻不斷地受到關注,這次火災後許多人還捐錢修復,那麼這是為甚麼呢?其中的原因不乏些台灣古蹟保存的意識無法深入人心,許多人往往在看到某些歷史建築被指定後,便有這樣的驚嘆:「阿呀!這也可以被指定喔!」除了本身台灣公民素養需養成外,還有個原因,便是巴黎聖母院的知名度及文化行銷勝過台灣所有的古蹟與歷史建築。

先不論巴黎聖母院那法國哥特式建築風格多麼得美輪美奐,那自1163年開工建造的歷史多麼悠久,以及宗教信仰的加持,這些固然是一座建築使自己有知名度原因,但在有知名度後,所進行的文化行銷才是讓建築能被廣為人知的原因。

例如筆者最先認識到巴黎聖母院,便是在國小的課堂上看到《鐘樓怪人》(法語:Notre-Dame de Paris,港譯鐘樓駝俠,中國大陸譯巴黎聖母院)的動畫電影,而這部由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的小說,一推出後便經常的改變成各種戲劇與電影,並與聖母院緊密的結合再一起,可說一提到聖母院就會想到《鐘樓怪人》,一想到《鐘樓怪人》便想到聖母院!

那麼如果我們可以以台灣的古蹟、歷史建築甚至是一般建築物,進行一些如小說等地景文學創作,再藉由文本翻拍成電影,使大眾而更加認識,這便是良好的文化行銷,如筆者自己在家鄉台中市中區,成立名為寫作中區的粉專來以地景文學行銷台中市中區的古蹟與建築外,更自己以千越大樓為故事背景創作小說《電梯在十一樓》,便是希望能以文化行銷,打開知名度。

頂樓長榕樹的便是千越大樓(圖/作者提供)
頂樓長榕樹的便是千越大樓(圖/作者提供)
千越大樓塔樓內部的場景(圖/作者提供)
千越大樓塔樓內部的場景(圖/作者提供)

因此,除了怨嘆台灣對自己的文化資產不重視不尊重外,更需要思考該如何讓文化資產增加其知名度,以文化行銷的方式來讓大眾認識,進而重視。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寫作中區(原標題:從巴黎聖母院大火來看台灣古蹟的弱勢)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