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後,劉璋、劉備兩人相見歡,期間席開百桌,歡飲百多日後,劉璋還給了劉備軍隊和大量物資,並命他督軍並攻擊張魯。劉璋這時還心想,終於有人能滅張魯,幫忙加強川北防衛了,可惜劉備在江湖打滾多年,中間也投靠(帶衰)過不少人,早已非當年單純的他。其實劉備根本不打算滅張魯,因為他深知只有張魯存在,他才有待在益州的理由,所以當張松、法正、軍師龐統三人在旁一直勸劉備直取益州時,劉備反而選擇按兵不動。除了拿劉璋的資源還不辦事外,劉備還假裝率領三萬多人北上,營造要進軍的樣子,結果卻停在葭萌關,開始幫助當地人民建設、關心民生,目的就是想收買益州的民心。
212年,曹操二次南征孫權,扛不住曹軍攻勢的孫權,只能向自己妹夫兼盟友的劉備求援了,但現在滿腦子只有成益州的劉備,怎可能有心思去管孫權呢!不過劉備靈機一動,發現這或許又是一次向劉璋敲竹槓的好機會,弄得好的話也許還能成為攻打劉璋的藉口。於是劉備寫了一封信給劉璋,信裡提到:「我與孫吳的關係有如脣齒,關羽兵力又少,如果我現在不派兵救援,曹操必定奪取荊州,之後益州一定也會不保的,張魯什麼的都沒曹操可怕,所以借給我個一萬軍隊和相應的軍糧應該不為過吧。」劉備本打算藉此信跟劉璋勒索一筆,但沒想到劉璋只給了四千人和一半的糧草。
不過這也不打緊,因為這剛好中了劉備的圈套,如果劉璋不允給相對資源的話,他便能向部眾稱劉璋吝嗇,不顧士兵生死。反正有得到資源,就增強兵力,沒得到也不會太吃虧,還能惡人先告狀。這時剛好適逢張松因被人發現私下與劉備暗通款曲,而被劉璋斬殺,所以劉備順勢直接進攻益州。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經過一番戰鬥,214年被圍困多日的劉璋終於開城投降了。
劉備得益州後,實現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跨有荊、益」的計策,一直到處投靠(帶衰)他人的劉備,終於建立了一個能穩定安生立命的基地了。
劉備靠假新聞稱王、稱帝
西元219年,劉備與曹操的漢中之戰結束,曹操在這場戰役中大敗,把防守線一路撤退到了陳倉附近,劉備則全面站領了漢中。獨力重創曹操,可是劉備生平第一次,就算是天下英雄也少有幾人能做到,意氣風發的劉備接下來要做的事便是到漢中「稱王」。但為何會特別選在漢中?原來劉備是有目的。
因為漢高祖劉邦正是在漢中稱王的,所以劉備選在漢中稱王,是想藉這件事來增加自己的合法性,想傳達給眾人一種概念:「我是高祖的後人,我也與他做了一樣的事,所以我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繼承者。」不過想稱王的這種想法,畢竟還是會給人一種「往自己的臉上貼金」的感覺,所以劉備便安排自己底下的臣子,馬超、龐羲、射援、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法正、李嚴等120人演了一場勸諫的戲碼「拱自己稱王」,表現出這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大家都希望我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