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告「學校不得將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後,網路頓時出現一片呼聲:「完了,以後要沒制服了!」
先不論這紙公告是否真代表以後要沒制服了,值得玩味的是網友們的激烈爭論。許多人說有制服才是好的,可以區辨校外人士來保護學生安全,穿制服才會認真唸書不會想東想西,大家都穿一樣的,有錢人小孩和貧窮小孩也不會有「比較」的空間,窮小孩不會因為穿得不夠潮而被排擠。
等等啊,講這種話的人,真的有讀過高中嗎?在這裡想提供兩個思考:穿制服是否真的會認真念書,同學間又是否不會再比較?
穿制服、禁止染頭髮化妝,學生就會認真念書了嗎?
真的想太多了,就是因為穿制服,大家才會絞盡腦汁想來點不一樣的啊!敝人以前讀台北市某明星高中文組班,不誇張,女同學們下課時間討論的絕不是課業,而是如何把自己變漂亮一點,又不會違反校規。
例如,學校規定上衣要紮進褲子裡,很醜,女同學就想到可以把鞋帶穿進襯衫下緣束緊,看起來就像有紮,超顯瘦的。
例如,學校規定要穿裙子,大家就討論去哪裡可以訂作、可以改多短、哪邊質料比較好,還會下課一起去西門町找店家。制服褲子也是,愛漂亮的女生都知道要改窄,看起來比較修長。
例如,學校規定不能化妝,我們就擦防曬乳配上透明控油蜜粉,看起來氣色好,教官又不會抓……
「沒有服儀規定,大家就會把心思全花在打扮上」,這絕對是謬論。事實是就算有服儀規定,女學生們一樣想看起來漂漂亮亮的啊,花在打扮上的心思一點也不會少。
穿制服,同學之間就不會比較外表,窮小孩就不會被歧視?
另一個謬論是:規定穿制服,大家都穿一樣的,就沒什麼機會比較誰的衣服漂不漂亮,沒錢買衣服的窮小孩也不會被歧視——講這種話的人,真的懂衣服嗎?
如同前述,即便是穿制服,學生能自由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多。學校福利社賣的質料差、剪裁糟,那就去外面訂製又挺又合身的漂亮制服,洗幾次都不會變形。
那沒錢去訂作的孩子呢?就只能同一套制服穿好幾天,版型不合身又顯胖,鬆鬆垮垮又褪色,看起來就是比其他同學矮一截。敝人也曾是窮孩子之一,穿著福利社買的制服裙時,總被男同學嘲笑「妳穿這樣上廁所不會沾到喔」、「看起來又醜又矮又肥」,直到高三家裡終於恩准去訂作裙子時,他們才驚訝:「原來妳的腿這麼長喔!」
誰說穿上制服就是公平的世界?穿上制服不代表「大家都一樣」,在體制裡有錢人家的孩子一樣有很多空間可以玩,玩得比誰都好,都漂亮。
結語:消除歧視,必須透過教育,絕不是從穿制服開始做起
當過高中生,就知道制服絕不可能那麼好用了,穿上制服沒辦法讓學生就此放棄打扮全心全意投入課業,沒辦法避免窮小孩被排擠,也不代表什麼共同回憶。
便服穿不漂亮可能被排擠,制服穿不漂亮可能被排擠,長得不符合主流審美觀、或性別氣質不符合刻板印象的孩子,也可能被排擠,無論是貧富差距或是歧視,那都是社會根深柢固的舊病,怎麼會有人天真到期待用一套制服改變一切不平等呢?
消除歧視,那是教育該做的,不是制服能做到的。無論是台灣人還是台灣的老師啊,都快醒醒吧。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25歲,魯蛇。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歡迎分享您的看法!投稿這邊請:投稿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