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太陽,就一定不會中暑嗎?錯,「濕度」才是重點!沒注意小心「熱中暑」

2019-07-22 10:18

? 人氣

在炎熱環境中,身體需要靠流汗來帶走熱量。因此你除了關心「溫度」,還要記得關心「濕度」。(圖片取自Pakutaso)

在炎熱環境中,身體需要靠流汗來帶走熱量。因此你除了關心「溫度」,還要記得關心「濕度」。(圖片取自Pakutaso)

最近運動風大起,路跑、夜跑都正夯,然而在沒有陽光直射的傍晚跑步,就一定不會中暑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錯!

你需要注意「熱指數」。

(圖/Care online提供)
(圖/Care online提供)

在炎熱環境中,身體需要靠流汗來帶走熱量。因此你除了關心「溫度」,還要記得關心「濕度」。

(圖/Care online提供)
(圖/Care online提供)

因為,當相對濕度愈高,汗水就愈難蒸發,我們的身體就很難靠流汗帶走熱量,也就難以降溫。這時候人體感受到的溫度會超過實際溫度,就是「體感溫度」增加了!

(圖/Care online提供)
(圖/Care online提供)

熱指數是綜合「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指數,代表實際感受到的「體感溫度」。

(圖/Care online提供)
(圖/Care online提供)

這是熱指數的參考表格。你可以試著練習找找看。

當氣溫為攝氏31度,相對溼度為60%時,我們身體感受到的溫度約為攝氏35度,這時就需要格外注意。
當氣溫為攝氏31度,相對溼度為80%時,我們身體感受到的溫度約為攝氏41度,已達到「危險」的範圍。

由這表格也能清楚顯現,同樣的溫度,在不同濕度的狀況下,身體就會感受到不一樣的體感溫度喔!

(圖/Care online提供)
(圖/Care online提供)

上一張熱指數的表格,有綠色、黃色、橘色、紅色等不同背景色,代表的就是熱指數的危險程度。

長期暴露於體表溫度攝氏32度的狀況下,身體會容易疲累。體表溫度攝氏33度到39度就要格外注意,會導致肌肉痙攣與熱衰竭的機會變大了。

體表溫度攝氏41度到51度屬於危險,再到體表溫度攝氏52度以上就是極度危險了。很可能導致熱中暑。會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熱指數,是因為台灣各地濕度多於70%-90%之間,熱指數真的都偏高,你一定要注意。

(圖/Care online提供)
(圖/Care online提供)

所以在炎熱的工作環境或運動環境下,你要注意熱指數,並且做好防曬,隨時隨地補充水分。

另外父母們亦需特別注意,千萬不要單獨把小孩留在車上!即使你覺得你下車辦事情只有短短幾分鐘,車內溫度還是可能會快速上升到小孩承受不住的程度,絕不要心存僥倖,以免憾事發生!

文/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照護線上(原標題:避免中暑,要注意熱指數(懶人包))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