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凱觀點:凱因斯之夢——每週工作15小時

2016-06-26 06:40

? 人氣

一是凱因斯假設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有個上限,抵達了上限,人便感覺滿足,不必繼續用消費來餵養人的需要。在這個前提下,生產力提高,工作時間自然減少。凱因斯顯然不是心理學者,他不知道人的心理因素——例如羨慕、嫉妒和恐懼——擁有取之不盡的加速度,永遠會跑在物質的進步之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一個原因則是經濟體系各個個體(個人、公司、國家)彼此間無可避免的互動關係(史紀德斯基用的字眼是power relationships)。

不幸的是,這種關係在現代資本主義的現實結構中,越來越以競爭為主調。

可不是嗎?當全球年輕世代的失業率屢創新高,社會新鮮人僥倖獲得一個機會,唯恐從指縫間流逝,誰敢不賣命表現?

資本主義盛行,工資工時環環相扣

當科技逐漸鯨吞蠶食人的工作機會,景氣雖然復甦,失業率仍然令人觸目驚心,哪個職場人不戒慎恐懼,努力證明自己任勞任怨、性價比不遜於機器人,制約反應般地自動加班?

當停滯不前的工資趕不上物價指數,房價卻仍然不斷飆高,薪水階級增加工作時間是不是別無選擇的選擇?

當職場的升遷機會越來越少,升遷後的回報卻越來越高(例如1970年美國CEO的薪資是一般工人的30倍,40年後的今天是263倍)。職場如競技場,每個人為大獎所激勵,誰不樂於工作,拚死效命,爭取脫穎而出的機會?

當公司與公司在自由市場上做生死存亡的競爭搏鬥時,數目較少的員工每人工作較長的時間,和相反的多員工短工時,何者更能呈現經營績效?當營業額與員工人數比(revenue per employee)被視為關鍵績效指標,經理人是否更義無反顧地賠錢裁員、賺錢也裁員(沒被裁員的員工於是自動延長工作時間),然後心安理得地去領取那隨職位升遷而巨幅放大的獎品?

當先進國家以追求GDP成長、提高生產力為政策指南,政治人物仰仗巨額金錢捐助以挹注龐大的競選經費,開發中國家又各自使出渾身解數、打造優良的投資環境,企圖加速GDP成長,如何能產生有效對策來逆轉非法定的工作時間不斷增長?同時又如何能降低法定工時?

高失業率,M型社會,低階薪資停滯高階收入瘋漲,和不見縮短只見增長的工作時間如是因果循環,環環相套,這是一個全球結構性的問題,越資本主義化的國家,問題越嚴重。

西班牙失業問題嚴重,人們排隊找工。(beforeitsnews.com)
西班牙失業問題嚴重,人們排隊找工作。(beforeitsnews.com)

屬於台灣的工時問題特性

這樣的全球趨勢下,台灣自然不能倖免,不過台灣也有其特殊的本地問題。

台灣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無論朝野官員學者如何各自解讀,至少有兩個方向鮮有爭議:

一、台灣必須加速產業轉型,縮短轉型的陣痛。轉移製造業的重心,從低附加價值的製造加工,盡速升級為高附加價值的技術及設計創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