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為什麼小三難以扶正?幾夜激情敵不過寡淡婚姻?心理師解析,一切要從愛情的萌生過程談起

2019-06-21 12:23

? 人氣

婚外情往往只是創造了逃避窗口(圖/Unsplash)

婚外情往往只是創造了逃避窗口(圖/Unsplash)

人生長恨水長東,缺憾實在太多,其中一恨,是恨不相逢未嫁時。

當我們在婚姻裡慾求不滿,常常用三種方式去處理,第一是爭鬥,試圖改變對方,第二是聖人般忍耐,壓抑自己的需求,換取歲月太平,第三就是婚外情,向外尋求新的親密關系,補償缺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婚外戀情意味著相見恨晚,老房子失火,沒得救的。只是,激烈的愛情,往往敵不過柴米油鹽,再真誠的盟誓,終究紙上談兵。

排除家庭、孩子的責任和牽絆,小三轉正其實成功率不高,操作困難。難在何處?讓我們從心理角度分析一下。

一、我們的心理需要和期待

從人類心理需要來看,每個呱呱墜地的嬰兒,都會努力爭取被愛,因為父母、照顧者的愛和呵護,是嬰兒活下去的唯一能源。

微笑、賣萌、撒嬌、哭鬧、喝奶、吐奶、蹬腿、捏拳、甚至拉屎拉尿,都是嬰兒勾引關注的手段,而這些是生命系統自帶功能,也許源自出生之前的生命密碼,是每個人基因裡最基本最原始的程序。

小嬰兒一直努力的成長,比成長更努力的,是獲得父母或者照顧者的關注,人的身心發展,需要在心理層面建立兩種確定感,一是歸屬感(我是你、你們家的一部分),二是自我重要性(我是特別的,有價值的,對你有特別意義的),這樣你就會認可我、讚美我,不離不棄,永遠照顧我、愛我。那麽,我會安全,是被愛的。

這兩個需求,構成了人類終其一生的追求,也是成年後職業發展、婚戀的動力。

只是,父母也有各種原因,沒有能夠及時、有效的滿足孩子的願望和需求,這對嬰兒是個打擊,剛開始的時候,嬰兒試圖改變父母,會用盡全身解數,繼續勾引父母的注意,證明我是個好孩子,值得你愛的,以此來呼喚父母的愛。

在一系列慣常的勾引手段失敗之後,嬰兒不得不接受現實:父母不一定能夠像我想的那樣愛我、關注我。這是個打擊,也可能是個創傷,對嬰兒來說,他需要不斷的重新進行心理建構,來消化欲求不滿的「失去」體驗。

處理失去體驗,意味著嬰兒開始建立獨立的心理世界,組建自己獨特的人格。也就是說人的心理發展,始於如何處理被父母拒絕,而處理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情商水平(此乃後話,待下次另起篇幅詳談)。

雖然每個孩子都不得不處理失去,可是,被無條件關愛的需求,是永不消逝的欲望,只是暫時被嬰兒丟進內心的儲藏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被壓抑的渴望也會滾雪球一般,不斷累積、壯大。

因此,每個成年人的內心,都一直存在著未被滿足的被愛需求,並且,在孜孜不倦地渴望被滿足。

二、幻想和幻滅

獲得「歸屬感和自我重要性」這兩種確定感,是每個人一生的追求和動力之源,既然父母不夠可靠、不夠完美,那麽,就幻想自己可以另謀出路,另尋高明,從而擁有一種完美的愛和依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