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我一樣有相同的生命經驗?看到一些行動較為不便的身心障礙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協助他們,因此就假裝沒看到的離去。我想這樣的案件不難看見,因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臺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大約為一百一十萬人,將近臺灣每二十三人當中就有一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我想這個比例難以去忽視。因此想藉此文章,整理自己過去幾年與障礙者相處經驗的協助模式及心態轉換。
收起對障礙者的憐憫
若想幫助身心障礙者,第一件事情並不是直接詢問怎麼幫助,而是在心態上要先有所改變。先把我們的憐憫之心收起來,他們本身並不可憐,他們可以適時透過不同輔具及協助來改善生活,他們也可以藉不同幫助者來完成生活的所需,真的不需要用你的憐憫、慈悲去看待他們。
身心障礙者只是需要不同的生活協助,因為在現階段的環境不利於他們而已,當你用憐憫之心看待他們,除了使他們在生活上更加依賴他人而已,更是將他們貼上無能化的標籤。
障礙來自環境
我們在對於身心障礙者的障礙認知,我認為需要建立在環境之上。我們必需要理解兩件事情,第一就是我們的社會會去建構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第二件事情是我們的社會建構來自於多數的需求而形成的。
舉例來說:首先因為精神障礙、自閉症的情緒及行為不符合社會大眾的標準因此被列為一種「障礙」,再者若我們的社會在道路設計符合無障礙及通用設計,對於輪椅使用者而已,將不會造成「障礙的困擾」,甚者或者我們的社會如果沒有聲音的形成、沒有影像的概念,就不會用視覺及聽覺的障礙。從上述,我們必須理解障礙的形成是來自環境,因為環境造就障礙,我們更要瞭解「環境是來自社會全體的建構」。
減少特定標籤的詞彙
當我們心態及認知上有所改變之後,我們必須在語言上的使用更為警慎,避免使用針對身心障礙者的詞彙,減少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標籤。例如:不該使用特定障礙障礙的詞彙來進行謾罵,像是「智障」、「眼殘」、「耳包」、「智能不足」等等。而可以盡量使用一些較中性的詞彙形容身心障礙者,像是「輪椅使用者」、「視力障礙者」等,但是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指稱並沒有絕對正確,因為每一位身心障礙者的感受不盡相同,對於不同稱呼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不妨可以直接詢問障礙者本人。
瞭解障礙者需求
前半較多講述概念及思考的內容,在實際上需要如何幫助障礙者,其實並不要那麼擔心,可以事前瞭解障礙者的障礙程度及障礙類別,有充分的背景知識時,在協助上也較為容易。若你沒有時間,其實你可以直接上前詢問障礙者,在我的經驗當中障礙者多數會直接告訴你,或者告訴你目前自己不需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