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邊要提醒各位,對於障礙者的生活,給予適時的協助固然重要,但是絕對不要什麼都給予幫助,我們之所以要有背景知識,是可以讓我們去判斷哪些是障礙者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哪些是他們做不到的事情,再去作協助。這才是真正的協助障礙者。
個人化的調整設計
不同程度、類別的障礙者,對於輔具或協助助理的需求皆有所不同,舉兩例:輕度的視障者可以透過字體放大的方式是中重度的視障者可以使用報讀或點字的方式來輔助。輕度的聽障者可以透過助聽器輔助,中重度的聽障者可以透過聽打員及手語服務輔助。藉兩例,我們瞭解障礙者本身差異性龐大,並沒有任何一個模式適合所有障礙者。若作為障礙服務者、政府機關、服務業者,不應只是將無障礙做半套,或缺乏思考的設計。
從同情到同理
身心障礙的服務,包含較小的個人對個人的服務,以及較大的無障礙空間規劃。我們知道輪椅使用者經常被拒絕於公車,無法進入餐廳用餐的情況,因為在國內無障礙空間規畫並沒有強迫性,也清楚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一定要協助障礙者。障礙服務來自於自願及自發,小的服務可以協助輕度視障的活動手冊字體加大,大的可以將自身餐廳調整為無障礙空間讓輪椅使用者可以使用。微小的舉動足夠讓障礙者生活更加便利,我們設身處地的瞭解障礙者的困擾及情況,從同情的心態成為同理,這將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作者介紹|李坤融
是一位師大學生,不喜歡任何權威教育,是一位學習障礙者,關注著障礙者議題。未來希望成為一位專業的評論家。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