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專文:大學和職校不該有高下之分,性向才是重點

2016-08-08 06:45

? 人氣

大學和職校不該有高下之分,性向才是重點(圖/Luftphilia@flickr)

大學和職校不該有高下之分,性向才是重點(圖/Luftphilia@flickr)

對於台灣的家長來說,德國教育最驚人、最不可思議的程序,是小學畢業時的「分流」。德國小學只念四年,四年級念完,畢業前,小學老師會給孩子一個「分流」的評估,建議孩子進入以追求知識為主的學校,還是以學習技能為主的學校。用我們的名稱來說,就是哪些小孩適合繼續升中學,哪些小孩適合去念職業學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小學生
小學生

What a shock ! 小孩才十歲,老師就決定他未來不能念大學了?更可怕的,甚至沒有考試!沒有一個考試的標準,因為沒有達到標準,所以才將小孩「刷下來」去念職業學校,光憑老師的主觀判斷,可以就這樣決定孩子的終身?做老師的,怎麼評斷得下去,他要如何寫下:這孩子不適合升學了;他又如何跟家長交代?

所有這些不可思議的感覺,所有這些問題,其實源自於我們自己對教育的看法,正凸顯了德國人在這件事上和我們徹底不同之處。最關鍵,也最簡單的,是德國人真的不覺得念大學比念職業學校了不起。無論從薪資水準上或社會地位上看,念大學和念「職校」都沒有根本的高下差距。同樣念大學的人彼此間的差距,或同樣念「職校」的人彼此間的差距,遠大過於兩種教育間的總體差距。

德國教育,是真正的「二元」教育。他們設計兩條不一樣的路,給兩種不同的教育內容。因為在他們的思考上認定:一個正常的社會,需要相當的抽象知識基礎,也需要實際精巧的技能;還有他們認定:知識和技能有其根本差異,需要有不一樣的教育與養成方式。

荷蘭小孩戶外活動
德國為真正的「二元」教育,他們設計兩條不一樣的路,讓小孩可以適性發展。

真正「二元」,意味著這兩條路,關鍵在「不一樣」,而沒有高下之分。一個德國的老師沒有那樣的道德壓力,覺得建議一個孩子去念「職校」就是貶低他的價值,就是認定他沒有資格去念大學。去餐廳點菜時,侍者建議:「你比較愛吃甜,應該試試我們的巧克力慕斯;他的口味偏酸,不妨點泰式鳳梨炒飯。」你會生氣嗎?你會覺得受挫嗎?

而且老師的建議,真的就是建議,家長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更重要的,在中學階段,有很多管道讓兩個系統中的學生可以改變心意,依照對自己的理解,從一個系統跳到另一個系統。

注意,是一個系統跳到另一個系統,不是讓學生可以從「職校」系統「跳回」「升學系統」。用我們的教育語彙,甚至無法描述、形容德國的教育體制,因為我們的語彙內在就是不平等的,就是抬高中學、大學,貶低職校的。從語言中我們就認定,「中學──大學」才是「正途」,沒有能力走這條路,考不上中學、大學的才去念職校。我們完全無法理解德國這種真正的「二元」教育設計。

別再說什麼「多元」了吧!我們的教育哪有資格講什麼「多元」,徹頭徹尾就是「一元」,而且是愈來愈「一元」,連「二元」都做不到,哪來「多元」?真正「多元」的關鍵,在於平等,「多元」系統中存在的各個成員,彼此之間不一樣,有差異,但沒有高下分別。我們的教育絕對是「反多元」的,因為我們什麼都要算分數、排名次,排名次就是取消差異,把不同的東西用一個粗暴的統一標準包起來,硬是「一元」地去評斷。

即使推行12年國教,學校仍瀰漫著考試的氛圍。(取自《想飛的十五歲》紀錄片)
即使推行12年國教,學校仍瀰漫著考試的氛圍。(取自《想飛的十五歲》紀錄片)

「一元」的教育體制裡,怎麼可能有真正的「多元入學」?有人將教育的問題歸咎於「多元入學」,提倡要改回原來只有「一元入學」的聯考。恢復聯考有什麼好處? 讓這個社會至少誠實,明明是「一元」的,別裝模作樣搞「多元」,明明最後還是只有會考的成績算數,就別勞師動眾去弄出一堆其他有的沒有的。但改回聯考無法解決一個根本的問題,我在意別人不一定在意的問題:「一元」的教育體制可能教出「多元社會」的公民來嗎?沒有「多元」,沒有對於差異的基本認知與尊重,能夠維持自由與民主的社會嗎?

錯不在「多元」,而在「假多元」吧?別說「多元」了,我們有可能從真正、切切實實的「二元」開始做起嗎?能夠建立一套平行存在,有尊嚴、有自我價值的職校教育嗎?

作者楊照與新著《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楊照與新著《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為知名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